付彩霞的三重身份——甘肃定西“新农民”的新故事
通讯员 易思耿
3月的一场大雪让大地一片苍茫,虽然天气转晴,积雪开始消融,但西北的早晨室外气温还在零度以下,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镇先锋村村民付彩霞的2个塑料大棚里却是春意融融,一天的最高气温能达到摄氏二十七、八度。怕把菜苗烧坏,送完孩子,付彩霞两口子早早从城里开车赶到乡下地头给菜苗通风。
“我再弄一会,你去给咱们做饭,饭好了打电话。”中午,爱人丁世俊继续干活,付彩霞在离地头不远的家中做饭。
现在的付彩霞有两个家,一个在城里一个在乡下。乡下的房子是200多平米的2层小楼,还有一个小院子。2016年,大儿子开始读高中,付彩霞又在新城区买了一套90多平米的房子,开车20分钟就能到自家地头。家里两个老人平时就在城里照看孩子。农忙时住乡下,农闲时住城里,就这样,农闲时节的付彩霞两口子有了一个新身份——“市民”。
1979年出生的付彩霞是一个准80后。做回农民之前在内蒙、金昌各地打了好多年工,按她的说法就是“在外逛达的那几年也就是混个自己饱。”
2000年,付彩霞和家住官营镇先锋村的丁世俊结婚后没再出去打工。“当时政府鼓励我们种菜,搭大棚的竹板、棚膜都是送的,还是有很多人不敢种,我和掌柜的商量,总不能打一辈子工吧,就试着种了一些。结果种出来和小麦一比收入好得多。”
收入是最好的指挥棒,付彩霞和尝到甜头的村民开始一年年扩大蔬菜面积,慢慢的在内官营镇的川区很少能看到除了蔬菜以外的其它作物了。
“外地人能收菜难道咱们就不能?”2005年,看到商机的付彩霞开始既种菜又贩菜,这样,她又多了一个身份——老板。
“当时真憋屈死啦。”她说,种菜也不是一直一帆风顺,有一年当地的甘蓝和南方菜的上市时间赶到了一起,菜没人收,一斤2分钱还要半夜去排队交。但是2分钱一斤的年头毕竟极少,现在内官营的菜是“一响两多”:定西高原夏菜的品牌在全国越来越“响”,来收菜的商家越来越多,恒温蔬菜库越来越多,菜价自然也是节节攀高。2016年菜价最贵的时候毛芹一斤达到3块多,西芹一斤1块多,付彩霞一亩西芹就能买了2万多元。
“好着哩。”提起现在的生活,付彩霞很满意。“一年种菜能收入七八万,贩菜收入七八万,闲的时候呢在城里,不比城里人差。”
全国两会期间,付彩霞一直很关心“城乡一体化”这个话题,想知道国家对像她这样的农民有没有新政策。“电视上说要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早先听着就像古经(意为童话),现在不是快实现了嘛。我就感觉我们农民不能丢了土地,也离不开土地。”下一步,她打算做个日光温室,种反季节蔬菜,让自家的地里生出更多的“金子”。
如今,在安定,像付彩霞这样的新型农民越来越多,他们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弓背一整年”,而是从传统粗放农业中解放出来,用新理念、新技术演绎新的土地故事。
农为四民之本。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谁来种?种什么?怎么种?”成了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道新考题。安定区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挖掘农民自身的发展潜力,培育“新型农民”、“职业农民”,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用“钱”把农民留在地里,给出了一个新的解题思路。
相关新闻
- 2017-03-17兰州市劳动监察部门深入建筑工地 调查农民工工资发放
- 2017-03-17张掖市山丹县引导农民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取得成效
- 2017-03-17西北师大:高雅艺术进乡镇 当地农民群众热情欢迎
- 2017-03-17做好产业富民大文章 ——白银市会宁县特色产业促农增收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