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临泽县全力打响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攻坚战
——临泽县加强农业废旧地膜整治纪实
通讯员 张娟
初春时节,走进临泽田间地头,处处可见农户捡拾废旧地膜的身影。“以前废旧农膜和塑料收集了也没有用,大家都当作垃圾烧了,不仅污染环境还污染土地,今年镇上以每公斤1块钱的价格回收,大家都很乐意。”临泽县鸭暖镇古寨村8社村民梁顺光说
临泽县面源污染治理作为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立足“治理”,着眼“长效”,瞄准“创新”,积极探索废旧地膜回收处理方式,着力构建“田间回收有网点、产业发展有龙头”的工作模式,全力打赢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攻坚战。
强化源头治理健全体制机制
“玉米制种企业要鼓励引导农户使用厚度大于0.01毫米的地膜,探索建立地膜回收与种子款兑付相挂勾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机制……”2月9日,在全县玉米种子生产暨制种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上,县政府副县长李作文强调说。
春耕开始前,县农业、工商质监、供销等部门执法人员深入农资市场,积极宣传推广0.01毫米标准膜,禁止销售和使用厚度小于0.008mm、耐候期小于12个月的农膜……
该县连续4年下发《关于加强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临泽县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把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收购站、专业合作社、废旧污染治理示范点建设等纳入县财政扶持范围,采取“以奖代补”、“以旧换新”等方式,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处理体系建设。今年,县上专门整合玉米制种财政奖补大县项目资金300万元,重点对从事废旧地膜回收的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个体经营网点等进行政策扶持,同时,县种子管理局与各制种企业、各村社与制种农户分别签订废旧农膜回收协议,确保秋收后地膜和秸秆及时清理回收,建立了“谁污染、谁治理”的长效机制。
强化宣传发动形成强大合力
该县结合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年活动,充分利用“科技三下乡”活动、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赶集日宣传等多种方式,采取以会代训、设点咨询、面授讲课、标语传单等形式,向广大城乡居民宣传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市、县有关精神和农膜使用回收技术等内容。农技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各镇进行农业环境保护、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为主要内容的巡回宣讲培训,出动废旧地膜回收及宣传车15辆,在县城主要街道地段和镇村醒目地段悬挂横幅100多条,制作印发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宣传彩页6000多份、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4万多份,切实提高了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民参与防治“白色污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结合“十走行动”,各级干部带头深入农田地坎、渠系周边、道路两侧发现农业面源污染突出问题,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进行整治,形成了全县上下干群联动清理整治废旧农膜的强大合力。
加强回收利用杜绝“白色污染”
近日,临泽县鸭暖镇五泉村村委会院内前来交售废旧地膜的农户络绎不绝。“没想到以前让我们头疼的农膜,现在都可以卖钱啦,变废为宝好政策啊!”鸭暖镇五泉村1社农户王玉法老人如是说。
该县按照“收集存放有网点、加工处理有企业、技术指导有部门”的要求,在各镇建立规模化废旧农膜回收站,在居民分散区安排个体流动回收员,上户进行收购,切实做到废旧地膜不存压、不污染。目前,7个镇已建立回收站14个,各村已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网点71个,发展废旧农膜运销经营户25个,组建废旧农膜专业合作社3个,各回收站点已收购废旧农膜776吨,回收废旧农药瓶(袋)26万个。
同时,该县积极探索减少农膜降解物对土壤和农作物污染的新路子,大力推广“一膜两用”种植新技术,既延长地膜使用周期,减少地膜使用量,又降低种植投入,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对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利用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在全县形成农户田间清理、运销大户上门收购、产业协会组织经销、龙头企业加工生产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体系,从根本上杜绝“白色污染”。
相关新闻
- 2017-03-09张掖临泽县加大废旧地膜回收机械引进力度
- 2017-03-08张掖临泽县鸭暖镇:春风吹开“三农画卷”
- 2017-03-06张掖临泽县干部群众学习“两会”精神热议“两会”焦点
- 2017-03-06张掖临泽县:土地流转有了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