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甘肃篇】甘肃:精准发力“一号工程”超常手段“攻坚拔寨”
原标题:【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发力“一号工程”超常手段“攻坚拔寨”
——党的十八大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大力实施脱贫攻坚综述
开栏的话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带领各族干部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甘肃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懈奋斗。为迎接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召开,从今天起,本报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栏目,充分反映五年来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充分展示全省各级各部门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新贡献。敬请关注。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然而,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的。
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唯其艰难,方显本色,更显担当。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始终坚持把全面小康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的重中之重、把精准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突出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来抓,带领陇原人民勠力同心、克难奋进,汇聚成砥砺前行的时代力量。
五年来,我省加强顶层设计,大胆破旧立新,深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扎实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方案,打出了一套扶贫攻坚的政策组合拳,在扶贫开发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保障落实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
五年过去,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摆在我们面前——甘肃贫困人口由2011年末的842万人减少到2016年底的193.49万人,年均减贫12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0.48%下降到9.3%,下降了31.18个百分点。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成为甘肃扶贫开发史上减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群众增收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
甘肃的这一创举,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
实施“三大行动”,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
贫困是甘肃最基本的省情。
经过30余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曾经“苦瘠甲天下”的甘肃,终于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圆了温饱梦。
然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一系列的“家底”仍让甘肃人“如坐针毡”——
2011年底,全省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全国倒数第一,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三,小康进程全国倒数第五;
新十年扶贫开发,全省有58个县(市、区)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3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加上17个插花县区,贫困地区几乎覆盖了所有市州;
……
面对党中央的重托,面对陇原乡亲的期盼,甘肃如何实现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开局关系全局。
着眼“谁来精准”,2012年的春天,甘肃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不脱贫不脱钩,不达小康不脱钩!
这一超常规的创新之举,成为甘肃举全省之力开展扶贫攻坚的一次总动员。从千里河西到陇东大地,从省委书记到普通干部,陆续走出办公室,打起背包、下乡驻村,为加快贫困农村发展、推进贫困农户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尽力量。
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党政军企事“同频共振”。全省14427个单位联系16035个行政村、40.8万名干部联系492万个农户;全省8万多名人大代表、1万多名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395家省外单位与我省贫困村结对帮扶。甘肃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都有县以上单位联系、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都有驻村帮扶工作队、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三个全覆盖”,双联行动动员力量之广、参与人数之多、行动规模之大,在甘肃历史上前所未有。
5年来,以双联行动为平台和载体,我省从农村发展最薄弱环节和群众生活最急迫的事情入手,把各类扶贫资源精准地输送到贫困村、贫困户,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高,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增收幅度明显加快。双联行动在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搭建起了帮扶贫困村户的“直通车”、加快脱贫步伐的“助推器”、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历练干部作风的“大课堂”。最重要的是,双联行动点燃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脸上有了笑容、心中有了梦想、脚下有了努力改变命运的行动。
扶贫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规划引导,统筹加以推进,聚焦发力突破。
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甘肃视察,强调“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要“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努力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是对全省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极大鼓舞,也是对省委省政府的极大鞭策。如何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指示,如何把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精力聚焦到扶贫开发上?
着眼“精准什么”,2013年9月,我省组织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紧扣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以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两个不愁”,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为目标,瞄准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等六个方面进行攻坚突破。
政策向扶贫倾斜,资金向扶贫聚集,项目向扶贫靠拢。“1236”扶贫攻坚行动,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建成投运了一大批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项目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到2016年底,全省基本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贫困地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贫困户危房改造110多万户,实现贫困村动力电全覆盖,极大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1236”扶贫攻坚行动,提高了扶贫工作系统性,但随着扶贫攻坚进入深水区,如何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全面提高扶贫开发的能力和效率?
着眼“怎么精准”,2015年,我省出台了“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1”,指1个意见——《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17”,指关于解决农村饮水安全、贫困村动力电覆盖、农村危房改造等17个一揽子专项配套《实施方案》。
瞄准最贫困的乡村、最困难的群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17”精准扶贫工作方案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生态环境、科教文卫、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政策框架,形成目标责任明确、各方协同推进、措施有力有效的大扶贫格局。
渐次推出、扎实推进的三大精准扶贫行动,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贯穿了精准性的要求,突出了组合拳的特色,强化了配套化的措施,在实践中思路不断完善、内容不断丰富、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聚焦。甘肃,用一套纲举目张、总分结合、成龙配套的“扶贫盛宴”,全面吹响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大决战的号角。
凸显“六个精准”,提升扶贫开发精准度
扶贫越往后,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蹚过深水区,打赢攻坚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思路,突出目标、对象、内容、方式、考评和保障“六个精准”要求,集中有限资源和优势兵力,实施定向“喷灌”、定点“滴灌”,帮助贫困群众“换脑、增智、造血、夯基、融资”,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致富不罢休。
紧盯目标精准——甘肃从2015年到2017年集中攻坚,每年稳定减少贫困人口100万人以上,到2017年底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从2018年到2020年巩固提高,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消除绝对贫困,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紧盯对象精准——甘肃把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脱贫的基础工程,完成了6220个贫困村、552万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工作,扎实开展“回头看”活动,严格按照“一核、二看、三比、四评议、五公示(告)”的“12345”程序进行贫困人口再识别,确保扶贫对象精确精准。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把“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对贫困人口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统计分析考核扶贫政策落地成效,这一创新举措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和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贫困省份的推广。着眼实现攻坚战术、扶持政策精准聚焦贫困村贫困户,在全省所有贫困村推行脱贫攻坚“853”挂图作业,细化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施工图、任务书和时间表,倒逼帮扶政策、扶贫资金、帮扶力量到户到人。
紧盯内容精准——甘肃紧紧扭住到村到户这个精准扶贫的核心,根据贫困村、户需求清单,不断探索完善“七个一批”精准脱贫路径。即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发展、劳务输出、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教育扶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等“七个一批”及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实行清单式管理,使行业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力量进一步聚焦扶贫对象。
在一项项有针对性的举措“靶向治疗”下,全省贫困地区多元富民产业、乡村旅游、电商等蓬勃兴起,产业收入稳居贫困户增收的半壁江山;下功夫帮助贫困群众“挪穷窝”,2012年以来累计搬迁贫困群众88.4万人;整合培训资源免费对贫困劳动力开展精准培训,累计培训420多万人次;治贫先治愚,实现了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贫困家庭学生学前教育免除(补助)保教费、高中学生免(补助)学杂费和书本费、高职学生免(补助)学杂费和书本费;将贫困人口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农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扩大到50种,从政策上解决了因病返贫窘况;实现了农村一、二类低保与脱贫线“两线合一”,确保贫困人口按需求落实行业帮扶措施,按行业标准验收退出。
紧盯方式精准——甘肃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大了扶贫投入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省级和片区县按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20%以上、市级按10%以上、插花县按15%以上增列预算。整合涉农扶贫资金用于精准扶贫,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和脱贫难度直接切块到县,由县里统筹使用,2015年整合20个省级部门440亿元专项资金,2016年又整合了568亿元,集中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大事难事。加大了社会帮扶力度,我省成为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确定的唯一对口帮扶地区,组织开展了“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用金融的办法破解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投入不足的难题,全新的双联惠农贷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妇女小额信贷、扶贫互助资金等,缓解农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紧盯考评精准——甘肃制定完善了贫困人口和贫困县退出机制《实施细则》《甘肃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和《甘肃省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取消对58个贫困县的GDP考核,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重点考核指标,使精准扶贫有了着力重点,精准脱贫有了检验标准。制定出台了“4342”脱贫验收责任体系《实施办法》,明确了市、县、乡、村各级各方对贫困户识别、退出、返贫真实性负责的签字背书责任,构建起了层层负责的脱贫验收责任体系。
紧盯保障精准——甘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着力健全扶贫开发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责任体系。调整成立了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全省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三个领导小组,8名省级分管领导、13个市州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22个省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向省委省政府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承诺了攻坚期的扶贫责任,各市县也层层签订了责任书,逐级传导责任压力,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落实“逢提必下”机制,选派年轻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并从国家有关部委引进优秀人才来我省挂职服务,省里每年选派58名厅级和厅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任副书记,选派58名专业技术人才到贫困县挂任科技副县长。
构建“四大体系”,推进实施精准扶贫方略
紧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不放松,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甘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融合推进双联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1+17”精准扶贫行动的基础上,着力构建扶贫开发的组织领导、帮扶支持、政策保障、激励约束“四大体系”,全省脱贫攻坚整体上呈现出扶贫政策从顶层谋划设计向持续落实落地转变、扶贫效果从逐步脱贫向稳定脱贫转变、扶贫工作从单方推进向综合施策转变的良好局面。
从省到村各级组织层层落实责任的脱贫攻坚组织领导体系。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推动,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中央精神的贯彻意见,部署安排全省工作,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健全完善省委常委联市州、省级领导包县区抓脱贫攻坚制度,省人大、省政协通过召开质询会、精准扶贫月协商座谈会、政协委员话扶贫等形式,适时了解掌握脱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为助推精准扶贫建言献策,形成了省市县几大班子齐心协力抓精准扶贫的合力。
社会各方面力量资源有机整合的帮扶支持体系。甘肃建立健全对口帮扶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强化东西协作、定点扶贫、双联、“行业协会”帮扶、“民企陇上行”五位一体社会扶贫格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实施意见》,新增青岛、福州对口帮扶陇南、定西,实现了以“两州两市”和庆阳革命老区为重点的东西扶贫协作全覆盖。调整优化双联力量结构和布局,推进双联行动和脱贫攻坚在目标任务、帮扶力量、资金项目、培训资源方面的“四个融合联动”。
中央和省市县各类扶贫开发政策配套融合的政策保障体系。甘肃制定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意见任务分解方案》,进一步细化完善了“1+17”精准扶贫方案。同时,结合省情实际,先后出台了贫困退出验收办法、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实施办法、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精准管理政策措施,修订了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编制完成了全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和六盘山、秦巴山、藏区三大片区《实施规划》,各行业部门也分别出台了教育扶贫、医疗救助、富民产业、交通扶贫、低保和扶贫衔接等10多个行业扶贫政策,有效地规范和保障了各项工作的落实。
科学评估脱贫成效的激励约束体系。甘肃修订完善了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党政正职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实施细则》,制定了市州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建立健全了以减贫成效为导向的脱贫攻坚激励约束机制。2016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精准脱贫暨双联行动考核表彰大会,对18个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34名党政“一把手”,以及双联行动和驻村帮扶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引导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进入冲刺阶段。我们深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甘肃一定会迸发出更加磅礴的力量,创造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甘肃奇迹,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图景!(记者 宋振峰)
相关新闻
- 2017-01-26【本期焦点】盘点“一号工程”——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回顾与展望
- 2017-01-26盘点“一号工程”——甘肃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回顾与展望
- 2017-01-23兰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已有13条盾构区间双线贯通
- 2017-01-19兰州1号线一期工程主变电站河湾堡东街暗挖电缆隧道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