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人春节不能回家的故事:三个普通人对生活的热望
原标题:白银路一餐馆,厨师、服务员、清洁工春节不能回家的故事——
三个异乡人,同样的生活热望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有的人回得了家,有的人却回不了家。在兰州市白银路一家餐厅,记者就见到了三个为了给市民准备年夜饭无法回家过年的人。三个普通人,三个普通故事,有着一样对生活的热望。
1. 28岁的服务员马楠楠:“妈妈打工不能回家,希望娃长大能懂”
白净的马楠楠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且一儿一女凑了个“好”字。
大女儿杨慧已经念小学,平时马楠楠总会抽空打电话过问孩子的学习。“现在的孩子你得给她设定一个目标,完成和没完成的结果要差别很大,她就有学习的劲头了。我大女儿就是用这种办法,期末考试就考得很好。”虽然家里没有要求她出来打工挣钱,她还是觉得有份收入要好很多。服务员虽然工作辛苦,但餐饮行业每天都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所以她反而觉得这要比在家闲着有意思。
前一阵,知道自己今年没法回家过年,她买了不少吃的、穿的、玩的,提前回家和孩子们团聚。儿子还不懂事,只知道吃她买去的零食,可是女儿听完就不高兴了。记者采访的时候,拨通了马楠楠老家的电话,杨慧在电话那头与母亲说着和弟弟最近的生活。可当说到妈妈不能回家过年时,小姑娘先是沉默,然后哑着嗓子哭道:“我要妈妈回家过年……”听到女儿的哭声,马楠楠忍了又忍,但最后还是哭了起来。
“我们出来打工,为自己,更为了孩子。希望给她们能上个好学校,过更好的生活,当妈的苦心希望她长大了能体谅。”
2. 55岁的清洁工张阿姨:“孩子们都大了,我喜欢在兰州的生活。”
张阿姨是天水人,虽然来兰州几年了,但一口浓重的乡音却一点没变。
作为餐厅的一名清洁工,张阿姨的工作就是每天拿着扫帚拖把东扫扫西拖拖,一身有点大的工作服,加上干活佝偻着背,这让她看起来特别不起眼。
忙了一年不能回家过年,这在她看来没啥,反而有点窃喜。“孩子们都大了,也不需要我们帮忙。加上餐厅忙,所以就不回去过年了。兰州热闹,我喜欢在兰州过年呢。”
几年前,张阿姨可没想着自己能跑到兰州这么远的地方,而且还是来打工。那时候,她只想等孩子成家后在家歇着,过几年清静日子。可是真等着孩子们都独立了,又觉得在家侍弄几亩地有些不甘心。三年前,年过半百,没怎么出过远门的张阿姨来到兰州,开始打工挣钱了。
虽然这几年干的都是些粗活累活,但是在她眼里都挺新鲜。有时间了,和同乡们出去逛逛;每天干完活,在租住的宿舍里和那些年龄和她女儿一样大的同事们闲聊几句。家里不指望她挣多少钱,所以她也没有太多的压力,在省城的日子也过得挺有意思。
上个月,儿子知道她今年不回天水过年,于是带着大孙子来看她。她先是埋怨儿子跑来看她乱花钱,又是劝儿子别整天光盯着几亩地,有机会也出来打工挣钱。这话在几年前她可说不出来,可是来到兰州,她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了。想法自然和以前在村子里不一样。
今年在兰州过年,她计划初一去五泉山,然后四处转转,看一下城里人都咋过年。
3. 25岁的厨师杨陇新:“春节过后我要在兰州安家”
18岁就从陇西老家出来打工的杨陇新有一张娃娃脸,不管说啥都笑嘻嘻的。可是一进到后堂,他俨然一副“老大”的模样,表情严肃,说一不二。
杨陇新是厨师长,每天带领着其他三名厨师为食客们烹制着各种美食。7年前他刚来到兰州的时候,却没这么牛气。那时候因为他学历低,没经验,只能做餐厅服务员。“一个大小伙子天天端盘子,无聊得很。”所以前厅做了半年后,他选择了从后堂的一名小工做起。骂没少挨,苦没少吃,几年下来,从洗盘子打扫卫生到切菜掌勺,终于熬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厨。
说到这一点,杨陇新还很感谢自己当年的“觉悟”:“那么多行业都可以做,我为啥选择了餐饮?就是因为‘民以食为天’,不管干啥人们都得吃饭啊。所以我觉得做了这个自己就不会失业。”
而且做厨师还有个好处——给别人做饭能挣钱,给自己家人做饭能哄家人开心。杨陇新告诉记者,他是父母的“老儿子”,以前在家啥也不会做。最近几年的春节,都是他掌勺给家人做一顿丰盛的年夜饭。看着父母亲一脸骄傲吃得那么香,自己心里也乐得不行。
今年的年三十因为餐厅要准备年夜饭,所以没法赶回老家过年。但他依然有个迟到的“礼物”带给父母——大年初一,他要带着女朋友一起回老家。如果没有什么变化,他将在今年买房子结婚,从此“安营扎寨”在兰州。
文/记者 田海珠 马星
图/记者 陈若梦
相关新闻
- 2017-01-25兰州交警曝光4起典型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案例
- 2017-01-25“背”起妈妈上学——兰州大学学生田歌和母亲的故事
- 2017-01-25兰州市烟花爆竹运输企业存重大事故隐患且不整改一律停业整顿或关停
- 2017-01-24网络媒体走转改 | 倾听医护人员的春节故事 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