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恩平:走出自己的笔墨之路(图)
原标题:白恩平走出自己的笔墨之路
草白见远秋
当记者来到白恩平的工作室时,浓浓的墨香扑面而来,桌上的文房四宝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从点点未干的墨迹判断,他正在准备新的作品。寒暄之后,白恩平笑着对记者说:“我本来打算学油画专业的,可是由于高考时阴差阳错地报错了学校,所以后来就学了国画,四年的大学生活让我深深地爱上了国画。”白恩平回忆起了大学时期学国画的点滴。“我们那一届是西北民大办的第一届国画专业的本科生,因为是第一届,所以面临的困难很多,不管是师资还是其他方面不能和现在的专业美术院校相比,但是现在回忆起来,我们的国画专业的教学理念还是非常先进的。比如现在的国画专业分工很细,有山水、人物、花鸟、花卉、写意、工笔等,而我们学国画时没有很细的分工,所以国画的所有类型都系统地学习了,因此,我在大学时期打下了坚实的国画基础。”白恩平接着说:“为了更好的理解造型问题,当时我们系主任要求每个国画专业的学生都要画结构素面和意向素描,直到现在看来这个理念也是很创新的,结构素面和意向素描(就是在普通素描中加入自己想象的创作,即抓住画面的主要部分并加入自己个人想象和体会完成)对国画的造型能力和写意能力是极大的促进。”
青岺幽隐
清辉幽映
记者问他为何这两种素描对国画水平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他回答道:“造型能力是学美术的基本能力,不管是国画还是油画,结构比例透视都有一定的标准,这是眼、手、脑的有机配合。其实国画与油画在造型能力上并没有孰优孰劣,只是油画要求更加写实,国画写意的成分比较高。一般来说,学油画的人后来学国画,造型能力普遍会比较强,但是对线条的变化感觉就偏弱,需要加强练习和领悟。”那么如何才能将国画的线条练好呢?白恩平认为,书法和国画是分不开的,如果想画好国画,书法是必修课,也是基本功。“国画是用毛笔作画的,而毛笔本身是用来写字的,每一笔的轻重缓急、流转挪移,手腕与手肘的配合,驾驭毛笔的力道和角度等都是对画好国画的练习,所以,写好书法对于线条的理解和锻炼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如果一个画国画的人不会写书法,那他在国画上不可能有高的建树,所以国画和书法是两条腿走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木叶动秋声
一种清孤不等闲
白恩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少年宫工作,开始了他长达20年的美术教育之路,他对美术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颇有心得且很有建树。“刚去少年宫没几年后,面对那么多少年儿童,我觉得美术到底要怎么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般人看来,在少年宫教孩子画画好像并不是什么难事,孩子只要画的‘像’就好,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少年宫的孩子们从4岁到16岁不等,年龄的跨度很大,绝对不能简单粗暴的用统一的方法教他们,不然会误人子弟的。”白恩平严肃地说,“我的基本出发点是要根据孩子们的年龄段设置不同的教育方式。就像对学龄前儿童不要灌输素描和速写等复杂的绘画方法,孩子们会像听天书一样,这样会扼杀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消磨了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那时我们所用的美术教材是前苏联针对成人设置的,过早灌输这些美术知识会让孩子们产生抵触心理。于是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去外地考察、做实验班、设置美术基地等方法,在总结了各种书面和实践经验之后,自己创新了一套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学习美术的方法,这套方法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并在之后几年得到全国范围的推广。”白恩平语重心长地说,在多年的美术教育过程中,我的基本教学理念就是要因材施教,不能揠苗助长。我不建议提前“透支”孩子的潜力,我国普遍有创造型人才缺失的现象,这就与提前“开发”孩子的潜力有很大关系,在孩童时期,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动手动脑能力是最重要的,真正的教育家是延长孩子创造能力,而不是用成人的思维先入为主地固定了孩子们的思维模式。
玉峰耸翠
云山远村
在做了美术教育多年之后,由于自己放不下对国画专业的初衷,白恩平还是选择继续在自己的专业上探索。“国画体现了中国人的性格和审美方式,是含蓄、朦胧的个性语言,里面所包涵的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思想的风韵,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崇高的精神享受,我觉得它保留了人的精神层面的底线。所以,我想要完成自己在艺术上的追求和想法。”目前,山水画是白恩平的主攻方向。“山水可以充分展现我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创作上更自由一些。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我对笔墨语言的探索逐步深入,发现中国传统山水画对现代山水画的影响是有利有弊的,从宋元到现在,山水画在上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伟大画家太多,对今天画山水画的画家来说,可以借鉴的样式和文稿浩如烟海,可是想要在这么多样式中有所突破,画出自己的特色就会显得格外艰难。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他的画采用的就不是中国传统的线条,而是力图把油画描绘自然的直观生动性、油画色彩的丰富细腻性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审美理想融合到一起,我觉得这个探索就很值得尝试。但是大部分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的创作手法,这就是艺术的残酷之所在,也正因为这样,艺术在我心中就更加有魅力,追寻心中的艺术梦想就越发强烈。”
空林翠微
疏林幽隐
谈起如何在专业上有所突破,白恩平说:“我认为生活在当下的画家,既要有传统文化作为根基,还要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来描写当下的生活。今天的社会,人们对事物的理解日新月异,思想的演变,审美感和眼光的变化,在继承传统笔墨的基础之上,如何去发挥自己的表现能力,这个语言的探索不是谁都能达到自己和别人认可的程度。我的目的就是在沿袭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表现现实题材,走出自己的笔墨之路。尤其是生我养我的这块西部热土,这里有奔腾的黄河,有古丝绸之路,还有沙漠、戈壁、草原等独特的地理风情,我要用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来描绘我心中的西部风情,也许要用一生去做也不一定能做好,但这是我艺术追求的终极梦想。绘画艺术就是不断在否定和思考中成长,不断去改变去探索有学术价值的东西,最终总结出自己的笔墨语言。”
岚岺青幽
人物简介
白恩平,1965年生于甘肃武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民族画院特聘院外画家、2015中国国家画院卢禹舜课题班工作室画家、甘肃敦煌中国画院副院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甘肃省中小学九年义务教育《美术》教材主编、甘肃穆斯林书画摄影协会副秘书长、兰州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兰州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现为兰州画院专职画家、研究部主任。2014年受邀为兰州西客站贵宾厅创作巨幅敦煌题材作品《千阙香音》;2014年参加兰州市委、市政府赴上海世博会招商引资活动,为世博会创作大型水墨画作品《丝路圣境》,上海世博会永久收藏;2015年受邀为辽宁沈阳南客站一号贵宾厅、二号贵宾厅创作巨幅山水画作品《辽滨秋影》、《关东揽胜》;2016年被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金城文化名家”称号。出版著作有《中国水墨画——当代名家系列丛书白恩平专集》、《中国画院名家系列丛书兰州画院白恩平专集》、《兰州画院画家作品丛书白恩平专集》。
兰州日报记者 华静 文/图
相关新闻
- 2015-03-09白银市平川区开展农民“感恩”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