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方建华高雅艺术并不曲高和寡
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悉尼歌剧院演出
乐团演出现场
夏季音乐会
交响音乐会
世界很多著名的音乐厅均留下了兰州交响乐团的足迹 兰州日报首席记者 李超 摄
纪念徐新音乐会奏响国家大剧院 兰州日报首席记者记者 李超 摄
“只要是好的东西,一定有人喜欢。交响乐也一样,用贴近民众的音乐旋律,以让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演奏出来,肯定会吸引到喜欢它的观众群体。”方建华认为:“高雅音乐的门槛其实并不高,交响乐的受众最为广泛,下至学语的儿童,上至白发的老人,都可以领略交响乐的魅力,高雅艺术并不曲高和寡。”
-人物简介
方建华,1955年出生,1974年考入兰州市歌舞剧团任管弦乐团演奏员历任小乐队首席、乐队首席,2003年任兰州歌舞剧院副院长。2006年任兰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07年任兰州大剧院副院长兼兰州交响乐团团长,2010年任甘肃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2012年任兰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
2005年率兰州交响乐团赴悉尼歌剧院演出《经典·敦煌》交响音乐会,在兰州、北京、悉尼三地引起轰动,实现了一个市级交响乐团国内向国际舞台的成功“三级跳”。2010年率乐团赴西安参加首届“西北音乐节”获得演奏、作品、指挥三项大奖。2013年应邀率团二度赴广东中山和珠海举办“中山市元宵节专场音乐会”以及“中国三大女高音”音乐会获得成功。2013年9月兰州交响乐团赴宁夏、银川参加第二届“中国西部交响乐团展演周”演出。
乐团现每年定期举办“春、夏、秋、冬”四季音乐会和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每年演出场次达50余场。
初见方建华是在兰州交响乐团排练室旁的办公室里,他刚刚看完乐团的排练。“我就是喜爱拉琴,不只是因为这是我的工作,更是因为他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这点从我喜欢上小提琴到现在40多年一直没有变,我想以后也不会变。”就这样,方建华与记者聊起了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东西——小提琴。
“我接触并喜欢上小提琴的时候已经是15岁了,这个年龄对于现在练琴的孩子来说已经太晚了。但是我对小提琴非常痴迷,为此专门拜了老师,天天除了上学做功课之外,就是练琴,一段很枯燥的练习曲我也能乐此不疲地拉几十遍。也许就是因为我的努力,我的琴艺提高很快,被招入了兰州三中的毛泽东宣传队。”方建华回忆起自己刚接触到小提琴时充满了怀念。但是那个时候,每一个孩子的父母都抱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念头,方建华的父亲反对他拉琴,一心只希望他能考上大学,为从来没有出过大学生的方家光宗耀祖。此外,因为住在大杂院的原因,拉琴就会吵到邻居,经常有邻居向方建华的爸爸抗议,方建华拉琴可以说是受到了身边所有人的反对。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每天晚上关好门窗,给小提琴加上弱音器,偷偷地练,但就这样还是挨了不少骂。
1972年,方建华高中毕业,他本来准备报考一所音乐院校,但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和当年所有的高中毕业生一样开始了上山下乡。“那个时候,天天除了下地干活就是在宿舍练琴,每天都能练5、6个小时吧。其实那时候,大家除了干活,就是打牌和喝酒。但是我不想这么无所事事,既然我爱小提琴就不能放弃,刚好也有时间,那我就好好练习。”方建华说。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在永登县古山乡甘露池大队插队一年之后,因为兰州市歌舞团要拍样板戏《红色娘子军》需要招收乐手,已经拥有了娴熟琴艺的方建华抓住了这个机会,顺利回到城市并进入了演艺团体,开始了他40余年的艺术人生。
除了是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家之外,方建华还曾经是兰州交响乐团的团长。作为乐团的管理者,方建华有着丰富的经验。他认为,品牌对演出市场而言,十分重要。品牌的创立一要靠产品的内在质量,二是靠宣传和包装。长期以来,我们的艺术表演团体,对自身的品牌意识却十分淡薄。一般说剧团都比较注重对演出节目的宣传,不太重视对自身的宣传。世界上的著名乐团,如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等,不论他们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地演出,无论音乐会的指挥和独奏家是谁,只要—打出乐团的名字,就会引起观众购票观看的欲望。可以说“名团”是取得演出市场的—个最为可靠的重要保证。
因此,兰州交响乐团这些年来一直秉承着一个信念就是要打造“西北顶尖,国内一流”的交响乐团。为此,交响乐团制定了不少规章制度,保证名团的打造。“为了能调动每一位乐手的工作积极性,我们在收入方面采取了工资分级制度,每一个人的工资分为基本工资、排练费、演出费三块。也就是说,你要想收入高,那就要多排练,多上演出。如果只是每天混日子,根本不可能有高收入。我们还鼓励所有人继续深造,考取更高的学历。只要在没有演出的时候,支持他们脱产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乐团的整体素质。在‘走出去’之后,我们还实行‘请进来’的方法,不定期的邀请国内外的大师与乐团进行合作或者指导业务。所做的这一切就是要把兰州交响乐团打造成全国最好的乐团之一。”
兰州交响乐团是西北地区最为活跃的交响乐团。近年来,乐团不断成功地推出不同类型、风格的音乐会数千台,在长期的演出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被誉为甘肃省对外交流的一张城市文化“金质名片”。
交响乐对我国的观众来说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在我国真正发展交响乐的历史,也只有建国后的几十年时间,交响乐在我国尚不普及,能够真正欣赏交响乐的观众很少。几年前,方建华到奥地利维也纳参加了一次交响乐会,眼前的一幕令他至今难以忘怀:舞台上,兰州交响乐团乐手坐在中央,认真的演奏着他们准备好的每一首曲目。观众席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拿着总谱认真地对照着台上演奏的每一首曲目。
“看到这一幕,真的让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感慨,一位普通的老太太都能看懂总谱,这说明奥地利的观众大多都已经具备很高的音乐素养。什么时候兰州交响乐团也能做类似的音乐会?”在回国的飞机上,方建华陷入了沉思。
城市文化需要培养和引导,尤其对兰州这样的城市,在几年前老百姓对古典音乐的了解更是“白纸一张”,但近年来市民对文化需求的层次却越来越高,如何能让交响乐这种高雅的艺术得到更多市民的接受和喜爱?音乐是沟通心灵的最好平台,方建华说,流行音乐、电影、电视等娱乐方式日渐增多,高雅音乐市场一度陷入低迷,如何重新培养观众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向普通民众普及古典音乐知识,也成为兰州交响乐团急需攻克的难题。
对于这个问题,方建华坚信:“只要是好的东西,一定有人喜欢。交响乐也一样,用贴近民众的音乐旋律,以让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演奏出来,肯定会吸引到喜欢它的观众群体。因此,在我眼里,城市人口、文化积淀等外在因素对交响乐爱好群体的培养和影响并不太大。”于是,方建华总是通过很多方式去培养更多的交响乐爱好者,“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听众能在基于内心喜欢音乐的基础上,到剧院积极主动‘买票’去听,也就是‘被音乐吸引’的观众不断增多。高雅音乐的门槛其实并不高,交响乐的受众最为广泛,下至学语的儿童,上至白发的老人,都可以领略交响乐的魅力,高雅艺术并不曲高和寡。”他说。
其实,近年来为了培养兰州市民对交响乐的兴趣,方建华和兰州交响乐团下了不少功夫。兰州交响乐团每年都会抽出时间去学校演出,无论是中小学和大学,他们都演的非常认真。方建华说:“对交响乐的兴趣,我们决定从孩子开始培养。中小学生也许听不懂交响乐,可能刚开始听会睡着,但是通过多次听音乐会,同时加上我们对演奏作品的介绍,他们会慢慢对此产生兴趣。而大学生其实已经有了自己成熟的审美标准,他们缺的只是接触交响乐的机会,我们进校园正是给了他们这个机会。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培养出了不少交响乐迷。”
兰州日报记者 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