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兰州警方:节后求职当心陷入招工陷阱

2016-02-25 08:48:23 来源:中国甘肃网-鑫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节后求职当心陷入招工陷阱

  中国甘肃网2月25日讯 据鑫报报道 (记者 金振华) 春节过后,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城高峰的到来,应聘、求职人员陆续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打着“招工”的幌子骗取钱财。根据往年经验,近日,兰州警方总结发布了一些招聘骗局,提醒找工作者一定要小心陷阱。

  演双簧诈骗

  一些劳务中介会与一些骗子公司合伙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后由骗子公司假装招聘再收取费用,最后编织各种理由拒绝应聘者上岗或中途辞退。

  警方提示: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在面试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同时,不要把身份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

  先交体检费

  一些中介会在网站论坛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待遇条件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应聘者报名后,被要求交一定的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一般在收取费用之后,称应聘的职位已满,最后找各种借口敷衍,并承诺很快给找到合适的职位。一般应聘者求职心切,在左等右等没结果后,会自认倒霉重新找工作。

  警方提示: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要先交报名费、服务费、培训费的招工条件,应聘者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

  跟你玩失踪

  骗子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大张旗鼓进行招聘,在骗取很多人上当缴纳一定的报名费后,立即携款逃之夭夭。

  警方提示:求职者应该到正规的人才市场选择有营业执照的正规劳务中介单位,在应聘过程中也要留意招聘地点是否固定或正规。

  网络转账诈骗

  骗子在网上编织各种美丽的招聘谎言,诱骗求职者将钱存入指定的账户,方可获得期许的职位。

  警方提示:通过互联网应聘的,首先应当确认单位的真伪,不要被那些诱人的薪水待遇所迷惑,更不要轻易向招工者提供的账号汇钱。

  男女公关连环骗

  骗子明确告诉应聘者,职位是做“男女公关”,并描述了日进斗金的场景。在收取报名费后,“工作人员”会把应聘者带到KTV、酒吧等地“面试”。对方挑三拣四,于是骗子告诉应聘者应该“包装一下”,借此机会要求应聘者再掏“服务费”,进行第二轮诈骗。

  警方提示:男女青年在遇到有高报酬、优厚条件的工作时,请谨慎前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谨防人身财产受损。

  “监控面试”收押金

  骗子假装要对应聘者面试,求职者如约而来,又被告知“不用面试了”,公司领导已通过监控进行了“暗中面试”,只要缴纳了押金,隔几天就可以上班了。应聘人员缴纳押金后,骗子会携款潜逃。

  警方提示:一般单位招工会有严格的招聘制度,对于声称通过“监控面试”的要格外小心,被要求缴纳押金时更要留个心眼。

  短信招工诈骗

  骗子一般通过手机群发短信,等受骗者上钩后进行电信诈骗。每次得手后,骗子会把手机号和银行账号一同注销。此外,也有骗子用捡来的身份证办理账号和手机号,令警方难以侦查。

  警方提示:正规单位一般不会通过手机短信发布招工信息。求职者对手机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受骗。

  帮你找关系

  骗子吹嘘自己“关系硬”,可帮助求职者通过关系找到工作,但需一定的“疏通费”。当事主交钱后,骗子立马逃之夭夭。

  警方提示:找工作,不要轻信那些陌生人的“硬关系”,也不要被街头的一些小广告所迷惑。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鑫报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