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突破“路”之困
环县实施道路扶贫工作见闻
“要想富,先修路。村里要发展,就要首先解决路的问题。”1月17日,环县环城镇耿家沟村村支书赵兴一语道破“山里人”对路的期待。
记者在环县农村采访发现,环县农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发展养殖、种植、务工、林果产业,而这些农民脱贫的“出路”却往往和路有着很大关联。
群众盼望修好路
“2009年,我爸得了阑尾炎,需要及时送到县医院治疗,村上到县城的便道路窄、坡陡弯急,机动车辆无法通行,途经环江鸳鸯沟段没有桥,必须绕道陶洼子、木钵镇(镇政府所在地)再到县城,全程75公里,一天根本到不了,我们只好在陶洼子住一晚,第二天才到县医院,看到老人痛苦的样子,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木钵镇罗家沟村村支书沈长青说。
罗家沟村,是环县木钵镇目前唯一一个没有脱贫的村子。全村158户、706人,2015年贫困户15户,占总户数的7.9%。村里的4个村民小组被“一纵八横”九条沟,分割在15个山头上。行路难,是罗家沟村农民的切肤之痛。
“以前,我们到县城推面、榨油、买化肥走的都是土路,中间还得绕行赵掌沟多走两公里,来回一趟,费时间不说,还弄得衣服上全是土……”说起之前的路况,环城镇耿家沟村村民耿邦权就皱眉头。“现在好了,鸳鸯沟大桥建成了,通村油路也通车了,到县城推面、榨油、买化肥骑摩托车用不了一个小时,比之前省了一半时间。”耿邦权开心地说。
耿邦权口中的通村油路,是2015年9月建成通车的环城至白草塬至耿家沟至鸳鸯沟的公路,这也是全县65条通村公路中的一条。
环城镇是环县县城所在地,耿家沟村位于环城镇西南部,村部距县城17公里,是环城镇唯一一个贫困村。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个在塬面,4个在沟里,受地形影响,耿家沟村的基础设施薄弱,多年来村组道路均为盘山土路,路面窄且陡,能走上油路成了村里几代人的心愿。
路是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基础,它的“通达”与“通畅”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繁荣农村交通运输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强有力措施和重要战略任务,也是农村经济腾飞的推动器和关键点。
环县县域面积9236平方公里,是我市七县一区中面积最大的,加之境内沟壑纵横、梁峁交错,人口居住分散、立地条件差,交通欠发达,对于环县来说,群众对路的渴望比任何地方都强烈。
全力破解行路难
2015年,环县借全市交通扶贫大会战的东风,实施“农村道路攻坚年”活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农村通村公路。全面推行“五到村”精准扶贫工作模式,实现“十个全覆盖”。“五到村”中的第一条就提出要集中攻坚破解基础设施建设这道难题,实现“两路两电一水一房一网”七个全覆盖目标,即每个村都要有通村油路(水泥路)和通组砂石路、通组动力电和通户生活电、稳定水源、易地扶贫搬迁点和通信网络,而路的问题是首要的。
修路有多难?据环县交通局统计,全县境内有大小沟壑17364道,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两道沟,线路经过处均为山岭。修建等级公路时,平均每公里移动土方工程5万余立方米,需要修建两道涵洞,平均每5公里需架设一座桥梁。60%路段纵坡比大于4%,需设置混凝土排水边沟,急弯陡坡、临崖临沟处还需增设防撞墙、防护栏、警示标志等安保设施,增加了修路成本。
修路花多少钱?按照权威部门的预算,修路每公里需9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0万元,其余部分由地方配套解决。为此,县上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保运转的前提下,把大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同时,依托向上争取、项目捆绑、群众投工投劳、承建方垫资等多元化筹资。
路如何修?环县成立了农村道路建设管理指挥部,县上主要领导分片包干,所有县级领导联系路段,交通、发改、财政、国土、林业等19个县直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指挥部成员。同时,从各单位、各乡镇抽调了194名工作人员,专门从事道路攻坚管理服务工作,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
如何保证质量?环县建设管理指挥部专门设立法律保障、廉政监察、质量督查3个保障组,全程督查;县交通部门采取全程监管、聘请专家指导监管、乡村干部跟踪监管、监理人员现场监管、村民代表随时监管的“五方监管”模式,确保工程质量合格达标。县上还从各单位抽调了20名道路建设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检查工程质量,督促工程进度。
就这样,一条条乡间水泥道、沥青路,打破了群众“出行难、致富更难”的窘境。
路通带来新变化
2015年10月,全长26.5公里,途经王山口子村等5个村的山(城)秦(团庄)乡际公路建成通车。用山城乡王山口子村村民丰和德的话来说,这真是大好事。
没通油路前,遇上干旱年份,家里集流场所收的窖水,远不能满足一家人的正常生活用水,更不用说饮牛羊牲口了。每每这时,丰和德就会过上“滴水贵如油”的日子。为了解决饮水问题,村民只好到山城乡拉水,而通常拉水的农用三轮车只能装1.5方水,且不论水的价格,仅运费一项就已近百元,而离乡镇更远的冯堡子村,运水的费用更是高达200元。“路远、路不好,运费自然就高,现在好了,油路通了后,运费比以前低了一半。”丰和德说。
不仅如此,同村的李茂海说,油路修好后,2011年运行不到一月就停运的环县县城往返秦团庄新峁的通村班车又开始运营了。李茂海家就在公路边上,如果要到县城买东西,他早上9点40分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发往县城的班车,买完东西,下午5点40分,就可以乘车回到家。班车的开通,不仅方便了李茂海,也方便了公路沿线两个乡、5个村、3200多人的出行。
木钵镇罗家沟村村民薛占义则把村上油路修通带来的好处换算成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他说:“油路通上了,可为我们节省不少钱。”薛占义家住半山腰,路况极为不好,别的不说,光盖房子拉砖每块的运费就要比别人高出7分钱。“就这还运不到家里,大车拉到大路边上,再用架子车拉回家。”薛占义说,路修好后,修房子运砖的费用至少能节省2000元。
据环县交通局提供数据显示,2015年,环县共新建、续建乡村公路总里程1435公里。全县163个村通客运班车,班车数量34辆,有效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破解了环县加快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路上的最大困难。 (记者 魏博庆 贺怡欣 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