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医卫 正文
投稿

甘肃省甲型H1N1流感 中医药防治预案出台

2016-02-06 09:39:01 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作者: 责任编辑:王彤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我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预案出台

  中国甘肃网2月6日讯 据西部商报报道 (首席记者 金奉乾) 近期,我省散发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切实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昨日,省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参照国家《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10版)》,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甘肃省甲型H1N1流感中医药防治预案(2016版)》,供广大群众和医务工作者参考使用。

  预防预案

  一般预防:要保暖防寒,提高人体的防御能力。增加户外运动锻炼,提高正气,强体防病;保持乐观情绪;饮食清淡富有营养,多甘少酸。春季宜吃甘味食物,以健脾胃之气,温补阳气。肝主升发,与春相应,酸入肝,适量进食酸性食物,既防阳气生发太过,又能养肝,提高抗病能力;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有呼吸道感染症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就医,积极治疗,尤其是婴幼儿、老人及孕妇等高危人群。

  药物预防:一般人群预防药方,藿香9g、贯众10g、淡豆豉6g、甘草3克。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老年人、婴幼儿及体虚人群预防药方,黄芪10g、防风10g、白术6g、贯众10g、苍术6g、甘草3g。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连用3天。

  治疗预案

  A汤剂治疗

  1.疫毒犯肺

  临床表现: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咳嗽,少痰,苔白,脉浮滑数

  病机:疫毒袭于肺卫,致肺卫蕴邪,肺失宣降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银翘散加减

  麻黄3g炒杏仁10g贯众12g淡豆豉6g

  银花10g连翘15g皂刺12g羌活10g

  茅芦根各15g生甘草6g

  加减:咳嗽甚者加炙枇杷叶、浙贝母

  恶心呕吐者加竹茹、苏叶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2.毒犯肺胃

  临床表现:发热,或恶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舌苔白腻,脉浮滑

  病机:毒犯肺胃,湿浊内蕴,胃失和降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和胃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20g黄芩10g黄连6g鱼腥草30g

  苍术10g藿香15g姜半夏15g厚朴6g

  连翘15g白芷15g白头翁10g防风12g

  加减:腹痛甚者加炒白芍、炙甘草

  腹泻加苏梗、仙鹤草

  咳嗽重者加炒杏仁、蝉蜕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

  3.疫毒壅肺

  临床表现:高热,咳嗽少痰,胸闷憋气,气短喘促,或心悸,躁扰不安,甚则神昏谵语,口唇紫暗,舌暗红,苔黄腻或灰腻,脉细数

  病机:疫毒壅肺,肺失宣降,痰瘀闭肺

  治法:清热泻肺,解毒化瘀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麻杏石甘汤加减

  麻黄10g生石膏30g(先煎)炒杏仁10g黄芩10g

  知母10g浙贝母10g葶苈子15g桑白皮15g

  蒲公英15g水蛭10g赤芍10g

  丹皮10g蝉衣10g

  加减: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芒硝。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不能口服者,鼻饲或保留灌肠

  4.水凌心肺

  临床表现:咳嗽,气急,心悸,胸闷,烦躁夜间尤甚,喘息不得平卧,口唇青紫,或尿少、尿闭,指甲发绀,苔白或白腻,脉细数无力

  病机:水气上逆,射肺凌心

  治法:泻肺逐水,温阳扶正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葶苈大枣泻肺合参附汤加减

  葶苈子20g大黄9g椒目15g防己10g

  山晒参30g(另炖)附子10g(先煎)大枣10枚甘草40g桑白皮10g车前子15g

  水肿、喘息较甚,二便不利,体质尚好者,可短期应用峻下逐水药物,如商陆、牵牛子,以泻肺逐水;胸闷心悸,唇甲青紫,加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水蛭活血祛瘀;痰浊内闭,神志不清者,加用安宫牛黄丸或苏合香丸以芳香开窍

  5.内闭外脱

  临床表现:高热或低热,咳嗽,憋气喘促,手足不温或肢冷,冷汗,唇甲紫绀,脉沉细或脉微欲绝

  病机:邪毒内陷,气脱,阳脱,阴竭

  治法:扶正固脱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参附汤合生脉饮加减

  人参15g(另炖)麦冬15g五味子10g干姜10g

  炮附子10g(先下)山萸肉30g炙甘草6g龙骨30g

  牡蛎30g磁石30g

  加减:痰多,喉中痰鸣,苔腻者,加天竺黄、胆南星、鲜竹沥汁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用。不能口服者,鼻饲或保留灌肠

  6.气阴两虚

  临床表现:神倦乏力,气短,咳嗽,痰少,纳差。舌暗或淡红,苔薄腻,脉弦细

  治法:益气养阴

  基本方及参考剂量:参麦饮加减

  太子参15g麦冬15g五味子10g丹参15g浙贝母10g杏仁10g青蒿10g炙枇杷叶10g生薏米30g

  白薇10g焦三仙各10g水煎服,日一剂

  中成药治疗

  注意辨证使用口服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使用

  1.解表清热类: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2.清热解毒类:可选用蒲地蓝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3.清热开窍化瘀类: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等

  4.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5.止咳化痰平喘类:麻杏石甘片、小青龙口服液、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等

  6.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非药物治疗

  1.高热不退者,可选大椎、曲池、十宣等穴位放血治疗

  2.根据病情,给予刮痧、拔火罐辅助治疗

  中医药防治注意事项

  (1)老人及儿童应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西部商报 责任编辑:王彤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