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场关于土地的“会战”
进入四九,崆峒区北塬的气温降到零度以下,站在清凉山主峰俯瞰,阳光高照下的黄土高原显得苍茫厚重,环顾四周,梁峁之间,新修的梯田层层叠叠,已经铺上地膜的田块泛着银光。在目力不及的山梁那边,仍旧是一层层梯田,方圆30公里以内的山梁沟谷,在人力的改造之下,那些昔日的坡坡洼洼变得平整,田间道路交错延伸至每块地头,水保林预留了坑洞,待开春就能植下树种。
“六月那么大的雨都没有走水。”今年68岁的寨河乡村民兰哈三感慨道。自能下地干活起,他每年都要参加改土修田。“那都是靠人,一锨一锨挖出来的。”兰哈三说。直到2009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在崆峒区大规模实施,才让兰哈三和乡亲们松了一口气,政府投钱投机械劳力,给老百姓改土修梯田,将荒山造成良田,把“三跑田”改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2015年,寨河乡西北部上滩、鄢铺、沟上、姬家山4个村连片治理,梯田面积达1.56万亩,配套实施田间路、铺砂主干道、排水渠、行道树、水保林等工程,近两万亩的治理面积成为甘肃省最大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之一。今年,是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在崆峒区实施的最后一年,建成后,寨河将全乡实现梯田化,崆峒区坡耕地治理面积超过70%。
然而,即便是这样一项惠民工程,实施起来也是困难重重。“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户与户、村与村之间不容易打通的地界。”崆峒区水保局副局长张建平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发挥治理后坡耕地蓄水、保土、增产的作用,方便机械化作业,势必要打通地界、村界,小块合成大块,或占用部分村民的废弃宅基、原有道路等。为了做通老百姓的工作,乡、村干部及水保部门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讲道理、摆事实,找亲戚朋友劝说,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最多的时候,现场有近百台推土机、装载机同时作业,场面非常壮观。”回忆起去年工程实施的场景,张建平说,以前靠人力,如今使用大型机械的这场“会战”从2015年9月开始,持续了3个月。秋收后开始,封冻前结束,工程质量来不得一丝马虎。
记者看到,2014年项目实施中栽植的行道树已经有成人胳膊粗细,为了保墒保活,每棵树的根部甚至铺了地膜。“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仅是平田整地,更是要将生态建设与保护融入其中,是山水田林路村的系统建设。”张建平说。
寨河乡上滩村村民马占成不仅种着自家的地,还照应着两个哥哥家的,每年的耕种面积在二十五六亩,“我还有六七分的小块块地呢,这次都合了,最大的有五亩半。”马占成说,地推大了平了,农用机械能直接开到地里,今年他准备都种上玉米,田修好了,产量也会高许多。
根据水保部门连续15年梯田跟踪测产调查,坡耕地修成水平梯田后,平均每亩小麦可增产60公斤,玉米可增产200公斤。
记者 刘英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