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正文
投稿

兰州有个学生“口琴王子”

2016-01-28 11:06:0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傅鸿亮演奏口琴

  在大多数80、90后的记忆里,口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记忆符号,然而把这个“符号”从儿时玩具变成真正乐器的人却并不多。在甘肃农大却有着这样一位青年,不但凭借口琴斩获了多项国际大奖,更成为了学校的文艺名人。在他的带动下,身边的同学也渐渐重新喜欢上了口琴这门乐器,更有甚者连兰州大学、兰州交大的口琴爱好者也纷纷向他取经。

  傅泓亮是甘肃农大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2级的学生,在学校他有个响亮而浪漫的外号——“口琴王子”,而对于傅鸿亮来说这一外号绝非虚名。傅鸿亮的爷爷是享有“西部口琴王”美誉的我省著名口琴演奏家、兰州口琴协会名誉会长傅豪久先生。从4岁开始傅鸿亮开始在爷爷的指导下学习口琴,10岁时便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国际奖杯,同时用4把口琴熟练演奏和用8把口琴来演奏一首曲子更成了他的绝技。

  2012年进入甘肃农业大学之后,傅鸿亮在自己参加的第一个社团文化节闭幕晚会上代表社团进行了表演,令他没想到的是自此之后,他便成了学校的“保留曲目”几乎逢会必上。2014年8月傅鸿亮在杭州第十届亚太口琴节上获得了成人组独奏冠军。2015年他又与兰州口琴协会的各位演奏家为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口琴专场音乐会。在傅鸿亮的带动下,他身边的一些同学甚至是外校的同学也来向他取经,而他也开始有了想要成立一个口琴社团的想法,但遗憾的是这个想法至今还没有实现。在被问及原因时,傅鸿亮略带惋惜地说:“虽然现在有不少同学和我交流口琴,有时候在学校也能听到有人在吹口琴,但真正把口琴看做乐器来学习和演奏的同学却并不多,更多的还是愿意去当听众,或者把口琴当做一种消遣,如今为了让更多的同学能接受口琴,我在演奏的同时也加入了钢琴、吉他、架子鼓等其他音乐元素,这样一来便可以让更多同学参与到口琴演奏之中,感受口琴的魅力。”

  对于傅鸿亮的说法,傅豪久先生也十分赞同,他告诉记者,口琴协会其实一直都想在大学中把口琴推广开,为此他们也时常会在学校举办一些口琴演奏会,去年10月份他还在兰州大学为兰大口琴社团的同学们讲授了口琴方面的知识并进行了口琴表演。但目前来看,在口琴普及方面比起南方还是差很远,而归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的同学们缺乏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其实比起学习其他乐器,口琴的投入相对较小,入门也算简单,是非常好的群众性文化载体,真心希望我们的大学同学能够更多地投入到其中。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玉芳(见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