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正文
投稿

定西:437家企业牵手406个贫困村

2016-01-24 09:51:26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作者: 责任编辑:杨亚楠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原标题:定西:437家企业牵手406个贫困村

  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朱红霞

  在定西市广大农村,活跃着一支由437家企业组成的帮扶队伍。他们与当地406个贫困村一对一或多对一结成帮扶对子,各尽其责、各展其长、各显其能,不断开创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

  在帮扶中,这些企业立足帮扶村实际,放眼市场,以市场的经验、市场的思维和市场的方式,将帮扶措施落到人上、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探索出符合当地且行之有效的脱贫路子。同时,在企业帮扶下,原来守着土地过日子的庄稼人,也开始换“脑子”、学技术、变身份、搞经营,发展能力越来越强,致富信心越来越足。

  当地一位贫困农民说:企业来了,资金来了,产业兴了,水电路网通了,贫困村活了,贫困户的好日子就不远了。

  帮扶“落”到人上:让贫困户有了盼头

  杨晓霞是安定区新集乡大园村南坡社的特困户。由于老伴过世,杨晓霞一个人既要供儿子上学,还要侍弄20亩庄稼,一家人生活过得非常艰难。

  怎么才能过上好日子?

  杨晓霞每天都在想,也尝试过一些办法,但最后只能无奈叹息。这个问题,结对帮扶的蓝天集团总经理李仲也在想。李仲的方法是,首先“扶智”,每年拿出1600元用于资助杨晓霞的儿子上学,其次扶产业,他鼓励杨晓霞发展马铃薯种植,并以比别人略高的价格收购杨晓霞种植的马铃薯。他的帮助,让陷入贫困的杨晓霞减轻了负担。杨晓霞说:“等我娃念书出息了,我家的苦日子就到头了。”

  因病、因学、因残致贫的特困户,是定西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企业帮扶的焦点。按照过去“救急不救穷”的传统思维,很少有人愿意帮扶这一群体。但在实践中,李仲却找到了突破口。他说:“因为自身条件限制,特困户只是一时难以融入产业致富,但并不是不能脱贫致富。”他认为,过去30年的扶贫历史中,定西创造出的“一村一名大学生”“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经验,就是突破口。帮扶的措施,只要落到每一个人上,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所在的蓝天集团与25名贫困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为他们安排就业,并足额发放工资,还为他们缴纳各类保险。如今,蓝天集团已累计安置残疾人达60余人。

  这样做的企业,不止蓝天集团一家。金川集团依托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对帮扶村23名“两后生”进行三年免费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甘肃鸿运集团为特困户免费提供一个驾驶员或汽车修理工培训岗位,已有40人免费在公司学会了驾驶、拿到了驾照,20多人掌握了汽车维护修理技能。(转2版)

  (接1版)陇西县工业企业为农民提供临时性就业岗位1200多个,临洮县招金贵金属公司、三易水泥、顾地塑胶等公司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520多个……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企业帮扶措施“落”到人上,激活了每个贫困家庭的致富因子。

  帮扶“帮”到点上:让“空心村”有了奔头

  陇西县渭阳乡本驮村,是当地贫困程度最深的村之一,山大沟深,土地贫瘠。

  为了改变生活,村里的青壮年基本都走出了大山,去外地打工挣钱。村里的土地,大面积撂荒;村里的人,大多剩下老弱妇幼。村子变成了“空心村”,破败不堪,没有了往日的鸡鸣狗叫,失去了曾经的邻里相闻,人气越来越淡。更为重要的是,村子越是贫困,越是留不住人;越是留不住人,村子就越是贫困,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怎么样才能恢复往日的人气,让村里人不离家也有个奔头?

  帮扶本驮村的甘肃鸿运集团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大面积撂荒的耕地上。根据当地适宜核桃栽植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公司投资340多万元与71户农户签订了为期13年的土地流转合同,流转土地1200亩,栽植核桃苗7.6万株,建成了一座千亩优质核桃基地。在基地发展过程中,公司优先招收土地流转户和贫困户在基地种核桃、浇水、管护林木,并带动村民一起发展林果产业。

  鸿运集团总经理信亚涛认为,发展核桃产业是一个“一石四鸟”的举措:既解决了土地撂荒的难题,又改善了村里的生态环境,农民既拿到了土地流转费,还可以在基地务工挣钱。但在家门口打工的贫困户陈世荣,想法却很简单:公司种我的地,我赚公司的钱。他在核桃基地打零工,一年能挣1万元左右。而村党支部书记史兆贤看着以前只是房前屋后东一株西一株的核桃树,如今从“树”变成了“林”,村里又有了人气,高兴地说:“千金难买一业兴,鸿运集团帮扶帮到了点子上。”

  这几年,渭源县元古堆村贫困户王发玉感觉有了奔头。2014年,圣源投资公司以“企业主办+群众入股”的帮扶方式,在村里投资建设了砖厂、砂厂、混凝土搅拌站以及养殖小区。王发玉就在砖厂和砂厂各入了4股,一股1000元。如今他已经成了村里入股圣源公司的178个小股东之一,每年除了种地,还多了打工和分红两样收入。

  2015年底,王发玉算了一笔账:家里种了百合、马铃薯、玛卡和树苗等,加上他和妻子在砖厂打工的收入和分红,一年下来少说也有四五万元收入。

  帮扶“扶”到根上:让贫困村有了长远发展

  通渭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当地形成了一个旱作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在这个产业链中,玉米—秸秆—饲料—牛羊—粪及饲草下脚料—有机肥—玉米,一环套一环,每一环都可以带动农民增收。但现实是,当地很多农民只参与了一环或几环,种玉米的不卖草,养牛羊的不卖粪,各家只管各家的,使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陷入了困境。但探寻原因,根子不在农民身上,也不是农民不想增收,而是缺少了一个能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龙头企业。

  在扶贫攻坚过程中,甘肃天耀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村入户进行帮扶。为了引导农民融入草畜产业链,这家拥有10万吨草产品加工厂和千头肉牛育肥场的农字牌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一方面在平襄镇、碧玉乡等周边8个乡镇流转土地建设牧草种植基地4000多亩,先后与2400户农民签订了玉米种植收购合同;另一方面,则以“投母还犊”方式引导农民参与养殖业。同时,还投资建成年产2万吨有机肥生产线,利用畜草生产线产生的主要废弃物粪便和饲草下脚料生产有机肥,再把有机肥卖给农民种植玉米。通过这些措施,公司构建起了一个与农民互惠互赢的产业链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在草畜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上增收。

  对于这种模式,通渭县李店乡三湾村农民李发旺赞不绝口:“天耀公司帮我把秸秆变成钱,再把秸秆变成饲草,让我们养牛致富,扶贫扶到了根子上。”

  2015年,他家里种了10亩全膜玉米,7000公斤玉米交给了天耀公司,收入1.3万余元。秸秆也交给天耀公司作饲料,净赚1万多元。饲料又供应给了第三铺乡金川村。早在2012年,天耀科技公司就以“投母还犊”方式,向金川村30多户农户投放基础母牛30头。通过几年发展,当初投放的基础母牛已繁殖牛犊86头,返还牛犊30头,并带动金川村每家每户都养起了牛。如今,全村靠养牛户均收益超过了2万元,养殖规模在5头以上的农户达到了10多户。

  这样的故事,在安定区、陇西、渭源、漳县等地同样发生着。帮扶企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不同模式,结合各地贫困村现状和企业实际,大力带动贫困村发展中药材、马铃薯、草食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种养加”产业,正在形成以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千家万户增收的大扶贫格局。

  437家企业的帮扶,让定西市406个贫困村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责任编辑:杨亚楠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 人才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国甘肃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5-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