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正文
投稿

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答记者问(图)

2016-01-19 16:31:5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 责任编辑:刘姗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2016甘肃两会|甘肃省十二届人大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记者会现场

  中国甘肃网1月18日讯 (本网记者 刘姗 李秀清 文/图) 18日晚,甘肃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在兰州召开。省委农工办、省委双联办主任周兴福,省扶贫办主任任燕顺,省农牧厅副厅长韩临广就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情况作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澳门华人报》甘肃站记者:请问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在脱贫攻坚中有哪些作用?

  任燕顺: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深入推进全省“1+17”精准扶贫实施方案,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精准化管理的重大举措,也是全国第一个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平台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参与谋划设计、亲自组织推动。建设工作自2015年6月份启动以来,“1+17”省直相关行业部门全程参与,中国电信甘肃万维公司组织百余人研发团队夜以继日奋战,全省各级10多万扶贫干部加班加点采录信息,目前,平台初步建设形成了采集、统计、分析、管理功能。

  我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定位是:利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建立甘肃省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和数据中心,并对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实现各级相关行业部门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信息共享和精准扶贫业务协作,为开展精准扶贫“1+17”实施方案提供事先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评估等监管考核功能,同时,倒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落实,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和开展精准扶贫提供科学依据。

  我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建设省、市、县、乡、村5个层级,研究开发了扶贫对象、扶贫措施、扶贫成效、数据分析、绩效考核5个管理子系统。目前,通过大数据平台应用,可以对全省贫困人口和2015年预脱贫人口的对象分布、致贫原因、健康状况、教育程度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精准贷款、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卫生扶贫等“1+17”涉及的行业部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进度进行专项分析。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应用,使我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按照“六个精准”和信息化、规范化的要求迈上了新的台阶。当然这项工作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在信息采集队伍的培训、行业部门的协作、数据的分析和平台的运行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为了保证信息数据的真实性,一是加强培训指导。全省先后召开了20余次业务研讨会议,对各行业间指标整合及对接问题反复研究讨论。信息采集工作开展后,各相关部门不断强化培训指导,提高行业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高质量完成信息采录。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采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开展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大数据采集“回头看”整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集中人员力量,每季度开展一次大数据管理平台信息采录更新,10多万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双联干部参与采录。三是建立了县乡村组户和各行业部门层层审核把关的责任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可行性。

  《甘肃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在全省脱贫攻坚进程中,各级双联单位和机关干部都发挥了主要作用。请问周主任今后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发挥好双联单位双联干部积极帮扶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激发基层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

  周兴福:谢谢!毛主席有句名言:“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鸡蛋因得适当的温度而变化为鸡仔,但温度不能使石头变为鸡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小康是人民群众的小康,脱贫致富,干部是“帮手”,群众是主体,光靠“帮手”着急还不行,关键是群众要有积极性。“帮手”要“苦帮”,群众要“苦干”。

  在双联行动中,要处理好双联单位帮扶和基层干部群众主体的关系,特别是要重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内生动力,调动他们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双联单位和双联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尽心竭力、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村、贫困群众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协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帮办实事好事,解决急事难事,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使基层干部群众坚定脱贫致富的信心,增强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自我发展的志气。另一方面,把“鼓口袋”与“活脑袋”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组织学习培训、观摩考察、算账对比、典型引路,帮助他们掌握政策、学会运用政策致富;引导他们开阔视野,更新生产经营理念,充分利用新方式、新技术致富;动员他们流转土地、参股入股、承包经营、转移就业和创业,多渠道致富;鼓励他们依托双联行动解决脱贫难题,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智力帮扶,不断激发他们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梦想和信心,调动他们凭借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谢谢您!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甘肃站记者:贫困地区农民信息闭塞,市场营销能力相对较差,容易造成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请问农牧厅有什么打算和举措来解决这一问题?

  韩临广:我省探索形成的“各级政府+金融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能人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在实践中发挥了良好作用,有效解决了发展资金短缺、扩大资金规模、贫困户能力不足、农产品滞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壮大的问题。但从实际情况看,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较低,这种扶贫模式的推广需要一个过程。蔬菜、瓜果、牛羊等产业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牛羊产业病情多,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销路不畅,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推动:

  一是着力提升贫困户组织化水平。坚持把贫困村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富民产业培育的突破口,扎实推进“十百千万”工程,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力量扶持农民合作社,优先支持贫困村建设优势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千方百计鼓励贫困村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与贫困户结成互利共蠃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股权化帮扶,让分散经营贫困户搭上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的致富快车。

  二是扩大向西开放力度。办好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广西凭祥口岸农产品展示体验馆和出口服务平台,做好省内企业向外出口服务保障工作,提升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外销份额。

  三是加强与商务部门协作。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扩大贫困地区农产品电商销售规模。

  四是支持贫困地区举办各类农产品展销展示会。积极组织贫困地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参加各层次展销会、推介会,加大对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的宣传。

  我们将以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为契机,虚心汲取各方意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坚持紧盯目标、靠实责任、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把富民产业培育工作推向纵深,为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出积极贡献。

 [1] [2] 下一页
文章来源:中国甘肃网 责任编辑:刘姗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甘肃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信箱 新闻热线:0931-8960109 技术服务:0931-8960711 网上投稿
网站简介 | 大事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