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怀孝老人在他的水磨房。记者 银燕/摄
万山叠翠,蓝天一片,流水穿孤村——甘肃省礼县上坪乡青林村坐落于群山环抱之中,宛如世外桃源。
77岁的左怀孝老人面带微笑,站在冬日的暖阳下,注视着他照看的水磨房。他和这水磨有着很深的渊源:这座诞生于1934年的水磨,曾经由他父亲负责照看。“这水磨过去简陋得很,只有简单的木制结构和一座破败不堪的草房,勉强能够运转而已。数十年前,村里用上了电钢磨,水磨就逐渐被废弃了。没想到它还能再转起来。”
2012年以来,甘肃省在全省持续实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40余万名各级干部陆续走出办公室,下乡驻村,深入农户,全力扶贫攻坚。
根据“双联”部署,青林村成为礼县县委书记方新生的“双联”点。村子辖228户1006人,自然条件严酷,基础设施条件滞后,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村里制定了建设基础设施、保存乡村文化的发展思路。水磨作为传统乡村文化的一个符号,被政府出资重新建设后投入使用。
沉寂多年的水磨,再次听见了响声。
“每磨100斤面粉,有10元钱的加工费,政府还每年补助2000元,够我花了。”重新磨面,让左怀孝老人觉得很充实。现在这座水磨,能磨玉米面、荞麦面、全麦面。磨出的“绿色面粉”和礼县当地的马铃薯淀粉、核桃仁、山野菜、花椒等土特产一起,搭着网络快车,走到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目前网店虽然成交量并不高,却带给村民们小小的希望。“这种玉米面粉吃起来口感稍粗,却更有纯正的玉米味道。”来自买家的好评让村民对这种时髦的生意方式充满了信心。
在“双联”以前,村民大多住着危房,村里唯一的乡村舞台也年久失修,道路坑坑洼洼,遇雨天就泥泞不堪。而现在,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伴着飞溅的水磨浪花,老人憧憬着未来,畅谈着希望:希望村里可以新建一座大点的广场,要有篮球场等娱乐设施;希望政府可以发展旅游业,他有机会可以当一下导游,把村里的传统和故事讲给人们听。“办旅游业之后,儿子和孙子就可以不用去北京打工,守在跟前了。”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这里准备依托自然环境资源,做发展旅游产业的准备;而对于左怀孝老人和村里人来说,大山培育了他们的坚韧,小河孕育了他们的智慧。这山水相融的可贵性格,将指引他们去追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