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大棚“红玛瑙”映红乡村致富路

2025-11-21 14:41 来源:中国甘肃网

  初冬时节,室外寒意渐浓,玉门市柳湖镇的温室大棚里却暖意融融、绿意盎然。作为当地种植户的“致富法宝”,温室西红柿正处于培育关键期,种植户们忙着授粉、疏叶、管护,一派“四季常绿、季季有收”的农忙景象。

  走进玉门市柳湖镇小康村农业产业园,一排排崭新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白色棚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为破解传统大棚设施老旧、种植效益不佳的难题,今年柳湖镇聚焦设施农业提质增效,重点推进27座高标准温室大棚改造工程,对老旧大棚的墙体进行加固、钢架进行更换、棚膜进行升级,配套完善通风、灌溉、温控等设施,让大棚更能适配果蔬生长需求,为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种植户张杰承包的6座大棚里,刚定植半个月的圣女果苗长势正旺,嫩绿的枝叶舒展挺立,张杰小心翼翼地给每一株圣女果苗进行人工授粉,动作娴熟而轻柔。“这6座棚是今年6月改建的,以前的旧棚保温差、产量低,改建后环境好了不少。”张杰笑着说,现在圣女果苗长势喜人,预计11月底就能成熟上市。

  同样,在柳湖镇的富民村果蔬直供基地,种植户高厚峰的温室大棚里又是另一番忙碌景象。翠绿的西红柿藤蔓顺着支架攀爬而上,一串串青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宛如缀满了绿宝石。高厚峰穿梭在藤蔓间,仔细地给西红柿苗打头疏叶,为果实生长腾出充足空间。“我夏天种了200多亩籽用葫芦,收完后就赶紧抢抓农时移栽了西红柿苗,地里从来没闲着。”高厚峰介绍,自己摸索出的“大田种植+温室大棚”的多元增收模式,让自己一年四季都有活干、有钱赚。

  “这一茬西红柿预计能收5000多斤,按照市场价算,能收入将近2万元。”高厚峰一边忙活一边算起增收账,看着枝头挂满的果实,眼里满是期待,“现在大棚设施越来越完善,管护也省心,再过一个月,这些青果子就会变成红彤彤的‘金疙瘩’,销路早就联系好了。”

  近年来,玉门市柳湖镇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举措,积极引导农户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从大棚改造升级到优良品种引进,从种植技术培训到销售渠道拓展,全方位助力种植户挖掘农业增收潜力,让“一季种植、多季增收”成为现实。

  目前,全镇已完成种植温室大棚60余座,涵盖圣女果、西红柿、黄瓜等多个品类。待11月下旬,这些挂满枝头的“红玛瑙”将陆续上市,为玉门市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通讯员 闫嘉琦 王小龙 王雨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