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天津第四批帮扶专家陈辰 在黄土高原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2025-11-13 09:08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陈辰(右)与同事交流

  在环县人民医院,每周三、四早晨8时,感染科门诊准时响起陈辰医生温和而坚定的声音。而诊室之外,她的故事更为动人——这位来自天津的37岁肝病科医生,不仅是第四批“组团式”帮扶专家,更带着年迈的母亲和年仅4岁的女儿,一起跨越千里,从渤海之滨举家迁至环县,用“三代人”的共同坚守,诠释着医者初心与帮扶深情。

  1

  举家搬迁 母亲伴女赴环,稚女随医安家

  2025年初,当接到帮扶任务时,陈辰既激动又矛盾。能到革命老区用专业知识服务群众是她一直以来的心愿,但女儿还不满4岁,爱人因工作常驻外地,现实的困难让她一度犹豫。

  关键时刻,远在山东的母亲给了她最坚定的支持:“你放心去,我陪你一起去环县,帮你带孩子、做饭。”这句朴实的话语,成了陈辰下定决心的最大力量。2025年7月,陈辰带着母亲和女儿,一家三代踏上了奔赴环县的帮扶征程。

  初到环县,挑战接踵而至。语言成为第一道难关。为了更好地与患者沟通,陈辰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学习当地方言,接诊时耐心倾听,遇到听不懂的就请患者放慢语速再说一遍。“现在大部分方言都能听懂了,看病沟通不成问题。”陈辰笑着说,“有时用环县话和患者聊上几句,还能拉近彼此的距离。”

  生活上的适应同样需要时间。好在有母亲在身边,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得到了妥善安排。“环县的羊肉特别鲜美,同事们也经常推荐当地的特色美食,我们都慢慢喜欢上了这里的饮食。”陈辰欣慰地说。

  更让她感动的是当地同事的无私帮助。“刚来时带的行李不多,住宿也需要安排。”陈辰动情地回忆,“有位女同事自己的孩子才半岁,下班后需要赶回家喂奶,却接连几天骑着电动车带我四处看房,那份情谊让我至今难忘。”

  2

  医心治病 既是肝病专家,也是心灵医者

  在环县人民医院,陈辰的工作日程总是排得满满当当。每天平均接诊二、三十位患者,从早上8时忙到中午12时,下午2点半到6时几乎没有休息时间。遇到紧急任务时,晚上也经常加班。

  “之前一直在外地看病,自从陈大夫来了环县后,我们就不用去外地了。陈大夫医术好,对人又耐心,我们都愿意找她看病。”来自洪德镇的患者刘建丁道出了许多患者的心声。

  在诊疗过程中,陈辰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她深知,肝病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多人因为对病情不了解而感到焦虑不安。因此,每次接诊时,她都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为患者讲解病情。“你的转氨酶升高,说明肝细胞有损伤,但胆红素正常,好在没有严重的肝纤维化,只要积极治疗,病情会持续好转的。”“你这是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只要坚持服药,就能有效控制病情,不会影响正常生活。”这些朴实的话语,像春风般抚慰着患者焦虑的心灵。

  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陈辰更是倾注了加倍的心血。有一位乙型肝炎肝硬化反复腹水的患者,刚入院时带着“老病号”的心态说:“我都是老肝病了,你就给我把腹水消了就行了。”但陈辰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对症处理上,而是仔细询问病史、反复查阅检查报告,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临床思维,发现了患者门脉系统存在栓子、贲门占位以及腹膜增厚等多重复杂病因。陈辰耐心地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情,分析治疗方案,最终赢得了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除了日常诊疗,陈辰还特别重视患者的诊后随访和生活指导。“肝病的治疗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用药,过硬的食物可能诱发消化道出血,不规律服药可能导致病毒耐药,很多患者就是因为这些细节不注意,导致病情反复。”陈辰说。

  3

  授人以渔 留下技术,更留下希望

  陈辰深知,作为医生,就要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于是,她将工作重心延伸到了感染防控的“第一线”,把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图文小故事”,在诊室、病房以及义诊现场,持续开展科普讲解。这些多样化的宣教方式,为基层防控网络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与此同时,陈辰也清楚地看到了当地县级医院在肝病诊疗方面存在的短板:专业人才相对匮乏,诊疗流程有待规范。为此,她将“传、帮、带”作为重要任务,下定决心要把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真正留在环县。

  在科室里,陈辰经常组织技术培训,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肝病诊疗的最新进展和疑难病例的处理方法。同事白丽霞由衷地称赞道:“陈老师专业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不仅能精准应对各种疑难杂症,还总是抽时间与我们分享经验,让我们获益匪浅。”

  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陈辰同样注重对年轻医师的带教。每次接诊疑难病例,她都会召集同事们一起讨论,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更全面地询问病史、更深入地分析检查结果、更科学地制定治疗方案。“作为医生,不能头痛治头、脚痛医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实施对因治疗。”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对同事们最基本的要求。

  此外,她还积极利用自身的资源搭建学习平台,邀请天津的专家进行线上指导,为环县的医务人员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我的帮扶期只有一年,但我希望留下的技术能够在这里生根发芽,让环县医院的肝病诊疗水平不断提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陈辰说。

  如今,陈辰带着母亲和女儿已经在环县生活了半年多,这个从天津来的“三口之家”,正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属于她们的帮扶故事。而对陈辰来说,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次医疗帮扶,更是一次生命的历练和情感的投入。

  本报记者 孙建荣 通讯员 郭海霞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