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静宁:金秋古城薯满田 助农抢收保增收

2025-11-05 14:54 来源:中国甘肃网

  深秋时节,薯香遍野。走进静宁县古城镇杨沟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扑面而来,马铃薯收获机、转运车往来穿梭,采收、分拣、装袋、转运等环节有条不紊,奏响了一曲欢快的秋收交响曲。

  据了解,今年古城镇共种植马铃薯3.2万亩,种植规模再创新高。其中,作为优质品种的膜下滴灌陇薯红1号种植面积达5000亩,该品种凭借抗旱、高产、品质优的特点,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作物”。“目前,陇薯红1号已全面进入抢收阶段。镇上对该品种实行订单收购,提前与京首福公司签订收购合同,确保农户的马铃薯种得成、卖得出。”古城镇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唐亮亮介绍。

  在杨沟村的马铃薯种植田里,村民陈振东正忙着指挥机械采收。作为村里的马铃薯种植大户,陈振东今年种植的陇薯红1号迎来了大丰收。“我今年种了100亩洋芋,现在已经挖了五、六十亩了,这些马铃薯早就被京首福公司预定了,收购价是一公斤一块二毛钱,今年算下来收成挺不错。”陈振东一边擦着额头的汗水,一边笑着说道。

  眼下正值马铃薯抢收的关键时期,为帮助种植大户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难题,古城镇党委、镇政府迅速行动,开展了“助农抢收解民忧 党建筑基促振兴”主题党日活动。镇政府机关支部的党员干部们化身助农志愿者,深入马铃薯种植田,与农民们并肩作战,有的负责搬运马铃薯,有的协助分拣装袋,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我们充分发挥志愿服务队的作用,让干部沉下去、接地气,在田间地头服务群众,在产业一线锤炼党性。”古城镇公共事务服务中心副主任闫秋艳表示。

  此次助农抢收活动,不仅是古城镇党委、镇政府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更是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古城镇始终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立足当地实际,坚持“南抓苹果北抓粮、山区发展种和养、川区抓好示范园、和美乡村连成片”的总体布局,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强基赋能、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和美乡村提质增颜、产业发展扩容增量”四大提升行动,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乡村的发展越来越好。

  作为静宁县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古城镇的实践不仅为全县的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力量,更展现了静宁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需求,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支撑,不断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通讯员 罗瀚 图/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