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漳县:“小沙棘”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2025-10-30 15:51 来源:中国甘肃网

农户采收的沙棘

  深秋时节,走进漳县大草滩镇北沟寺,漫山沙棘树挂满橙红色果实,宛如一串串金色的珍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农户们背着竹筐穿梭林间,指尖翻飞采收饱满果实,欢声笑语在山谷回荡——这正是漳县沙棘丰收的鲜活图景。

  作为“中国绿色名县”“中国沙棘之乡”,近年来,漳县立足青藏高原东缘与西秦岭山地交汇处的独特气候与土壤优势,以沙棘产业为生态保护、群众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引领+企业带动+农户参与”模式,让昔日“野生灌木”蜕变为富民兴县的“黄金产业”。

  过去,当地沙棘多野生散生,采收难、加工水平低,“山里沙棘没人管,熟了落一地,偶尔有人摘点泡水,根本卖不上钱”,漳县三岔镇王家门村村民王建国的话,道出了曾经的困境。为破解困境,漳县引入甘肃艾康沙棘制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建成集采收、储存、加工于一体的生产线,配备冷链分拣线、超临界CO萃取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成1.2万平方米标准化车间及600平方米十万级净化车间,年产沙棘汁、沙棘油、沙棘黄酮等产品5000余吨,涵盖饮品、保健品、护肤品三大类20余个品种,年产值达6000万元,构建起成熟高效的产业链条,极大提升了沙棘附加值。

甘肃艾康沙棘制品有限公司开发出的沙棘制品

  在带动群众增收方面,企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与全县多个村合作社签订协议,提供种苗与技术指导,并以保底价收购果实,解决“种植难、销售愁”问题。同时,企业优先吸纳当地农户就业,目前已带动50余名村民稳定增收,每到采摘旺季,还能吸纳周边300余名群众参与采收,人均月增收超3000元。

  值得一提的是,沙棘的价值远不止于经济层面,更在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根系发达,能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同时为野生动物营造栖息家园与食物补给站,推动生物多样性发展,成为维护当地生态平衡的“生态卫士”与绿色屏障。正因如此,漳县在沙棘产业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持续提高沙棘资源利用率与产品品质。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推动沙棘产业向‘生态化、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漳县林草中心主任杨小龙表示,当地已规划新增1万亩沙棘种植面积,新建沙棘精深加工研发中心,进一步开发沙棘酵素、沙棘果泥、沙棘果酱等高端产品;同时,还将结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沙棘采摘园、沙棘文化体验馆,不断拓展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让沙棘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如今的漳县,沙棘林总面积已达30万亩,挂果面积超25万亩。从漫山金果的丰收盛景,到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再到生态与经济的协同发展,漳县正以沙棘为笔,在武阳大地绘就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美画卷,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书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通讯员 汪泽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