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庄浪:白菜“住”大棚 丰收“钱”景旺

2025-10-29 17:12 来源:中国甘肃网

  深秋,走进庄浪县永宁镇谈街村的蔬菜大棚,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一棵棵圆润饱满、青翠碧绿的白菜在田垄间亭亭玉立,叶片舒展肥厚,长势喜人,仿佛一片涌动的绿色海洋,丰收的喜悦在棚内弥漫。

  这片充满希望的大棚,隶属于丰静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苏跟前。今年52岁的他,怀揣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热忱,毅然放弃了经营多年的砖厂生意,全身心投身大棚蔬菜种植领域。经过数年摸索与实践,如今他已累计发展蔬菜种植面积60亩,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

  “目前棚里的大白菜已进入采收期,早就被外地客户提前预定了。今年白菜市场价每斤能卖到6毛钱,每个大棚产量稳定在6000斤左右,40个大棚算下来,预估收入能有24万元。”苏跟前一边查看白菜长势,一边笑着向记者介绍。

  永宁镇地处高寒阴湿山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孕育出的白菜不仅脆嫩爽口,还具有耐储藏的优势,因此深受县内外及周边市区消费者青睐,市场销路十分走俏。

  据了解,合作社的40个蔬菜大棚采取“反季节种植、错峰上市”的科学模式,确保棚地全年不轮空、四季皆“生金”。

  “今年前半年大棚种的是早熟洋芋,光这一茬就收入了10万元。6月份洋芋采收完,我马上就接着种上了白菜。白菜生长周期短,管理起来耗时少、人工成本也低,从定植到成熟仅需三个半月就能上市。这两天天气晴好,再晒上5天,这批白菜就能批量运往市场了。”苏跟前算起“四季账”来条理清晰。

  值得一提的是,苏跟前的大棚正位于通往葛峡风景名胜区的路边,对面就是新建的村民休闲广场。今年夏天,前来景区度假的游客络绎不绝,这让他嗅到了新的商机。“白菜采收后,我打算立刻对接农业技术人员,先拿出10个大棚试种草莓、圣女果、樱桃等精品果蔬,后续再配套开办农家乐,搞‘采摘+餐饮’的融合经营,让大棚的效益再上一个台阶。”

  在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着采收前准备工作的谈街村二社村民韩喜贵。49岁的他脸上洋溢着笑容:“今年我一直在合作社干活,每个月能拿到2800元工资,还跟着苏老板学到了不少大棚种植技术。等再攒点钱,我也打算搞几个大棚试试!”

  在永宁镇,白菜“住”进设施大棚,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一次创新变革,更是一条让群众增收致富的实在路径。

  “设施大棚的发展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资源,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出最大价值,还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就业的岗位。”永宁镇党委副书记田富表示,“村民们既能就近照顾家庭,又能稳定增加收入,实现了家庭与工作的平衡,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乡村振兴的底气也越来越足。”

  通讯员 石艳 /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