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特色养殖多点开花 农民增收“钱景”广阔

今年以来,玉门市将特色养殖产业作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关键引擎,通过政策护航、科技助力与典型带动,重点培育牛、羊、猪等优势养殖品类,推动产业从传统散养向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运营转型,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走进下西号镇西红号村“幸福一家人”家庭农场的养殖区,圈舍里的荷斯坦奶牛体型健硕,宛如养殖区里的“大明星”。作为有名的产奶冠军,一头成年荷斯坦奶牛一天的产奶量可达80—110斤。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着电动挤奶器,鲜奶顺着管道迅速且卫生地流入储奶罐。据奶牛区负责人宋静介绍,为了让小牛犊健康成长,挤出的鲜奶会优先用于喂养它们,目前已有3批共110头小牛犊顺利断奶。
农场里,西门塔尔牛同样长势喜人,它们毛色油亮、肌肉紧实,在阳光下尽显活力。“调引繁殖母牛能享受到每头2000元的国家补贴,今年开春我们又引进了100头,就是想通过优化品种提高收益。”农场负责人贺荣笑着说。同样位于下西号镇的河东村鼎盛养殖小区,养殖户张新福的养殖场里,肥壮的生猪在圈舍内悠闲踱步、自在采食。“我们采用自繁自养模式,一年能出栏800到900头猪,全部供应给玉门镇屠宰场,效益很稳定。”张新福介绍道。
在玉门镇沙梁子社区,养殖户马哈三的羊圈里一派热闹景象,1000多只羊膘肥体壮,其中800多只是从青海引进的欧拉羊。“欧拉羊抗病性强、长得快,出栏周期短,加上我会根据季节调整饲料,养殖效益一年比一年好。”马哈三分享着自己的养殖经验。
如今,玉门市特色养殖多点开花,从奶牛、肉牛到生猪、肉羊,一个个养殖场成为农户增收的“聚宝盆”。截至目前,全市畜禽饲养量达269.4万头(只),出栏121万头(只),特色养殖正以强劲势头,为乡村振兴撑起“致富伞”。(玉门融媒体中心供图)
通讯员 卢建飞 朱静 王雨晨
- 2025-10-20临泽:绘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图景
- 2025-10-20静宁:农机助力玉米收割 绘就丰收图景
- 2025-10-20灵台:绘就乡村振兴“丰”景图
- 2025-10-20泾川:一颗柿子的“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