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苹果红了迎丰收 枝头挂满致富果

金秋时节,走进灵台县独店镇的万亩果园,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如今,这里的苹果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金名片”,更让当地老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日子越过越红火。
“你看这苹果,又大又红,今年又是一个好收成!”正在果园里忙碌的果农王大叔,手里捧着刚摘下来的“瑞香红”,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种老品种,累死累活也卖不上价。现在好了,村里统一改了新园子,用的都是新技术,苹果品质上去了,收购商抢着要,一年到头都有活干,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
王大叔的感慨,道出了独店镇许多果农的心声。过去,这里的果园大多是老品种,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镇上推出了“五位一体”老果园改造模式,通过土壤改良、嫁接新品种、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让老果园焕发出了新活力。

在优德隆农业的千亩矮砧密植园里,新引进的“维纳斯黄金”等品种正值采摘期。园区负责人介绍,通过科学管理,这里的优质果率比以前提高了三成,亩产也增加了不少。
“你看这条智能分选线,一秒钟就能给好几个苹果‘体检’,糖度、大小、有没有瑕疵,一眼就能看出来。分拣出来的精品果,直接就能发往上海、深圳的大超市,一斤能卖到十五块钱呢!”
科技不仅改变了种植方式,也让销售变得更便捷。在湟上煌合作社,负责人曾金良正拿着手机直播卖苹果。
“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咱们北纬35°黄金产区的苹果,脆甜多汁,不打农药不打蜡,放心下单!”曾金良笑着说,现在“手机变农具”,网上订单源源不断,自家的苹果根本不愁卖,还带动了周边几十户乡亲一起致富。

更让大家安心的是镇上创新的“三金模式”。冯家堡村的李大姐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了合作社,每年能拿3000块租金;平时在园区打工,一天120块工钱;年底还有分红,一年下来,光靠苹果就能收入好几万!”
如今,“灵台苹果”成了地理标志产品,独店镇也成了名副其实的“苹果产业百强镇”。从黄土坡上的“小果园”到辐射全国的“优质果仓”,这颗小小的苹果,不仅让独店镇的名气越来越大,更让当地老百姓的日子像苹果一样,红红火火,甜甜蜜蜜。
通讯员 王丽霞 王志文
- 2025-10-20临泽:绘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图景
- 2025-10-20静宁:农机助力玉米收割 绘就丰收图景
- 2025-10-20灵台:绘就乡村振兴“丰”景图
- 2025-10-20泾川:一颗柿子的“蝶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