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定西

从“平安”之治到“长安”之稳——定西公安书写平安建设新答卷

2025-10-15 09:31 来源:中国甘肃网-定西日报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刘书泽

  平安,是和谐的基础、发展的前提;长安,是人民的福祉、社稷的基石。

  “十四五”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聚焦现代警务发展方向,立足实战化需求,强化整体联动、精准施策,以主动创稳和“社会治理比安全看稳定”行动为牵引,持续推动主动创稳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不断将安全防线筑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平安定西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以定西一域一地之稳有力拱卫了全省大局之稳。

  筑牢平安稳定“第一道防线”

  通渭县平襄镇西关村村民李成成与张金云曾因宅基地围墙占地争执不下,两家的矛盾一度处于激化状态。“我俩都想多占点空间,谁也不想让谁。”李成成说。

  好在通渭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结合“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不断探索“五心”调解工作法,坚持以公心为本、诚心为要、耐心为基、细心为径,创新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派出所实践样本,让矛盾纠纷化解既有法治“力度”,又有人文“温度”,切实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派出所不是‘救火队’,要做矛盾的‘减压阀’。”通渭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副所长刘志成说,“今年以来受理的357起纠纷,化解率达到了100%。”

  在定西,基层派出所早已不是单纯的执法单元,而是社会治理的“前哨站”。刘志成介绍,通渭县城关派出所依托“警调对接”“一警情三推送”机制,联合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村委会组成联调专班,遇到邻里纠纷、土地争议等“老大难”问题,各方力量第一时间碰头,把调解会开在田间地头、村民院里。

  “以前吵架要闹到镇上,现在民警和村干部一起上门,当天就能说清道理。”李成成说,当初和邻居的墙院纠纷,民警不仅讲法律,还帮着丈量土地、协商方案,“现在我和张金云已经解决了问题,又没伤和气”。

  这样的治理智慧,正通过“警格+网格”的融合向全市延伸。定西公安搭建了市、县、派出所、警务区四级“微警务工作群”,这些群就像一双双“千里眼”,群众在群里反映的水管漏水、噪音扰民等“小事”,民警和网格员总能第一时间响应。

  五年来,通过这种“零距离”服务,全市公安机关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120余个,让“平安”二字从抽象口号,变成了群众家门口的实在感受。

  打造智慧警务“最强大脑”

  走进临洮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全县的治安动态、交通流量和预警信息。

  “以前出警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指路’。”临洮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主任边桂泰指着屏幕上的智慧公安融合平台介绍,“十四五”以来,临洮投入1.4亿余元建设“三位一体”智慧公安项目,2023路公共区域前端感知设备、222个智慧安防小区,织成了一张“看得见、听得清、反应快”的防控网。

  这张网的“智慧”,体现在更多的细节里。在临洮城区,5个警务站和1处交通执勤点形成“5分钟响应圈”,一旦发生警情,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分析,能直接调度最近的警力。

  在安定区,“定西公安反诈智能指挥作战平台”成了群众“钱袋子”的守护神——通过追踪资金流、信息流,平台能快速锁定电诈嫌疑人,甚至在群众即将受骗时,提前发出预警。

  “以前追逃要跑遍全国,现在靠数据就能精准定位。”定西市公安局安定分局民警王亮对此深有体会。

  五年来,安定分局依托大数据侦查,破获电诈案件345起,抓获嫌疑人1149名,更将1698.44万元被骗资金返还给群众。

  而在陇西县,“智慧警务”还成了大型活动安保的“硬核支撑”。陇西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雄伟说,在陇西“药博会”等国家级盛会中,通过扁平化指挥、智慧巡控,实现了“零事故、零差错”,让安保工作从“人海战术”升级为“科技护航”。

  “十四五”以来,定西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现代警务建设的部署要求,锚定“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以智慧交管中心建设为引擎,全面推进交通管理数字化转型。借助数据赋能、机制创新与实战应用的深度融合,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0%、39%,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跃升。截至目前,定西全市已建成高清视频监控数千路,智慧安防小区数量持续增加,“智慧公安”的触角越伸越远,让主动创稳有了“最强大脑”。

  守护万家灯火“民生之安”

  2024年,定西公安破获一起跨境网络赌博案,5名潜逃柬埔寨的犯罪嫌疑人被成功押解回国——这是甘肃公安机关首次赴境外开展追逃工作,开创了全省打击跨境赌博犯罪的先河。

  五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刑事、治安发案年均分别下降14.6%、8.8%,2025年刑事发案数创五年来最低;连续6年命案现案100%全破,命案积案库存下降率全省最高;破获公安部、省公安厅督办案件104起,打击黄赌毒、食药环、盗抢骗等犯罪毫不手软。同时,全市持续净化社会治安环境,累计开展集中统一清查行动1200场次,清查重点行业场所2340余家,发现整改问题隐患1126处,实现刑事、治安发案“双下降”。

  但“严打”不是目的,“长治”才是追求。

  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定西连续5年将农村道路隐患治理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1万余处减速带、红蓝警示灯守护着村民的出行安全;在禁毒工作中,定西连续3年获“全省禁毒工作综合奖”,2024年安定区更成为首批“全省禁毒示范县区”;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公安机关联合教育、民政等部门,从源头排查风险,让“护苗”行动更有力度。

  陇西县云田派出所教导员康国彦说,“十四五”以来,陇西县公安局云田派出所紧紧围绕“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目标任务,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辖区实际,先后成立“社区警校”,创新发展“四防四办”“驻所法官”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优化服务举措,增进警民关系,切实把“派出所主防”工作落到实处,以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行动,实现矛盾纠纷化解率100%,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社会治理新局面。

  “不仅要让群众有安全感,还要有获得感。”临洮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副大队长黄伟说,他们开展城区交通秩序优化攻坚,对背街小巷、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实施“无死角管控”,甚至用航拍手段排查交通设施隐患,“路顺了,群众的心就顺了”。

  夯实长治久安“坚强基石”

  五年来,定西公安深化法治公安建设,出台16项执法制度,8个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实现“一站式办案、全流程监督”;推动“一村一辅警”全覆盖,让警力沉到最基层;创新“四级书记抓电诈”“交巡警合一”等机制,推动治理效能持续提升;160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175名“护航警官”包抓190余家企业,310场次大型活动安全举办;7个县区报案中心和131个派出所接报案室全部建成使用;安定分局内官营派出所更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

  这些荣誉和数字的背后,是一支“高素质过硬公安铁军”的坚守。

  “主动创稳不是一句口号,是融入每一项工作的责任。”正如定西公安民警们常说的,从调解邻里纠纷的“耐心”,到打击犯罪的“决心”,再到服务群众的“诚心”,五年间,他们以“一域之稳”拱卫“全省之稳”,让平安定西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新征程上,定西公安将不断朝着“专业+机制+大数据”的新型警务模式迈进,着力锻造高素质过硬定西公安铁军,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为中国式现代化定西实践续写着更优异的“平安答卷”,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