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10-03 08:18 来源:甘肃日报

  冯颖懿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具有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等优点,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积极意义。要兼顾群众购车需求、产业转型主流趋势和市场环境变化,采取有的放矢的举措,不断解决技术难题、持续优化产品供给,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推进技术研发,全面提升造车水平。只有质量过关的产品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提升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基于新能源汽车对于技术的高度依赖,产业应积极推进技术研发工作,全面提升造车水平,生产制造实用功能更多、安全属性更高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电池技术研发放在首位,提升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环保性,有效缓解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电池容量衰减严重、因磕碰导致电池自燃和损坏、电池生产原材料短缺等问题。重视芯片技术研发,让芯片可以支撑安全运行、语音导航、温度调节、动力控制等智能化功能,全面提升车机的流畅度和实用性。强化人工智能技术研发,通过海量的数据分析和学习,推动技术的迭代更新,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智能驾驶功能适应更为复杂的路面环境,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智能化需求。另外,在技术研发工作中,企业间应加强合作,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为新能源汽车制造赋能。

  强化服务供给,满足用户需求。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用户消费能力与需求层次也趋于丰富和多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加强精准化和惠民化的服务供给,满足用户需求。与保险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完善生产和维修数据,依托数据精准确定保险价格,有效解决保费较高问题;在全国各地建立更多维修站点,每个站点配备更齐全的汽车零部件和优秀维修人员,打造更为成熟的新能源汽车维修市场,以实现维修的降本增效,高效解决用户维修难、维修贵的现实问题;优化电池质保服务,设定清晰明确的质保协议和条款,使用户在条款的规范下安心用电、放心用车,通过更换电池有效延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寿命,让新能源汽车不再是“快消品”,而是帮助用户在长时间内有效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加强政府支持,打造利好发展环境。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产业自身“苦练内功”,持续提升产品质量,还需要政府给予发展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为产业发展打造利好环境。政府应聚焦阻碍产业发展的要素和难题,采取针对性举措帮助产业激发发展活力。加大购车补贴力度,在持续推进报废补贴和置换补贴的基础上,推进首购补贴政策,且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要略高于燃油汽车补贴力度,激发年轻人群体等无车人群的购车意愿,有效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地方政府应基于财政情况,通过发放消费券等形式来发放地区购车补贴,通过国补、省补、区补的有机结合来有效降低购车成本。推进充电站和换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合理规划设施建设的数量和位置,保证新能源汽车使用的补能续航问题;鼓励居民社区和乡村地区在停车场增设充电桩,让广大新能源汽车用户能够做到“即充即走”,降低时间成本,提升用车效率。利用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等多种方式增加电能储备,以高储备来促进低费用,进一步减少新能源汽车的用车成本。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监管工作,引导企业将提升产品品质作为立身之本,既重生产也重研发,既降价也提质。同时要求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续航水平、功能优势进行真实宣传,让消费者对国产新能源汽车有信心更有信任。

  完善产品布局,拓宽汽车应用场景。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要广泛拓宽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场景,最大化发挥新能源汽车的节能优势。这就需要产业完善产品布局,推动更多类型、更多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产品问世。基于物流运输、城市环卫等领域工作需要,生产续航时间更长、适应更多复杂路况、储物空间更大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并为这些汽车产品修建专门的充电场所,保证产品日常正常使用。推进无人驾驶出租车和物流车的生产制造,应用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智能驾驶技术有效提升通行和物流效率。此外,政府可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推动公务用车的新能源转型,通过政府引领来增进民众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前景的认同和信心,为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营造良好氛围。

  重视环节建设,构建低碳生命周期。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不能只关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也要着眼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关键部件二次利用到报废回收各个环节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与运行,提升整个周期的生态性、低碳性和环保性。在原材料获取层面,产业应加强具有可再生、储量多等属性的新材料的研发工作,用于电池、电机、轮胎和车壳等零部件的生产和制造,如在电池材料选用中,将存储产量丰富且对环境友好的硅碳类复合材料作为首选;引入新材料时,加强碰撞测试、燃烧测试等,以安全性为基本前提来持续增强电池的环保性。在制造装配层面,建立完整的汽车生产园区,对零部件进行统一生产,有效减少运输产生的额外成本和能源消耗;设置一体化和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通过废水回收、废料再生,降低工业废弃物填埋率。在报废回收层面,设立专门的汽车报废回收厂,加强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回收利用,提升材料的使用率,并为旧车回收的消费者提供购车补贴,以此实现产品回收和产品销售的良性循环。

  “双碳”目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双碳”目标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和利好条件;新能源汽车环保节能的优势有利于实现更低的碳排放,为调整能源结构、达成“双碳”目标夯实基础要素。为了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最大化发挥新能源汽车对“双碳”目标实现的赋能作用,应从推进技术研发、强化服务供给、加强政府支持、完善产品布局、重视环节建设多维度入手,以先进技术、完善服务、利好环境、多元应用场景为支撑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补给,并通过构建低碳生命周期来进一步提升汽车产品从生产到使用再到报废回收的环保实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要始终将降低能耗、减少排放作为重要目标,持续推进技术革新、产品研发工作,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作者单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