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兰州市七里河区: 民生项目多点开花 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2025-10-02 09:3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日报

  原标题:七里河区 民生项目多点开花 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城市更新·走进县区看变化”系列报道之二

  晏家坪B266号路的施工现场,挖机铁臂挥舞,工人们弯腰平整着裸露的地面;老旧小区院内,施工人员正对新铺设的水泥路面进行养护……节日期间,记者走进七里河区管网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施工现场,了解到该区各项目施工人员正抢抓作业黄金期,有力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各个重点项目。这一项项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正通过工人们在节日里的坚守,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多点开花的建设场面,共同勾勒出七里河区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生动图景。

  管网改造攻坚 打通城市毛细血管

  在七里河区晏家坪及龚家湾区域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工程项目一标段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路面下,新的雨污管网正在铺设。

  “目前我们正在实施的是晏家坪大坡B266号420米工程,目前雨污水管网铺设已接近尾声。”项目负责人田三才告诉记者,雨水和污水管网的铺设完成后,下一步将会对热力管网进行改造,最后会对破损路面进行整修。

  施工难度不容小觑。田三才解释,一方面缘于地下管网的密集分布,另一方面近期雨水较多也影响了进度,工期预计将延续到十一月中下旬。

  管网改造的成效,彭家坪镇牟家坪村村民辛月忠感受最深。“以前的路只有三米宽,去年把路扩宽以后,大概变成了七米。”辛月忠坦言,过去冬天,这条路上全是冰,最多时厚度达二十公分,难以处理。夏天则污水横流,气味难闻,经过改造后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旱厕改成了水厕,还通了天然气,老百姓现在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彭家坪镇牟家坪村老书记莫业平带着记者走在村里,只见每户村民家门口都摆着花盆,石榴树、金银花等开得正旺。“以前烂泥路没人管,垃圾随便堆,现在路好了、环境美了,村民们都主动爱护公共设施。”

  给牟家坪村带来巨大变化的管网改造是七里河区2024年实施的小金沟黄河入口段内涝防治及排水工程项目。该工程于去年7月开工建设,覆盖彭家坪镇牟家坪村和郑家庄四队主要道路及穴崖子西街,新建雨污水管网并同步实施道路路面更新,已敷设雨水管道1700米、污水管道4900米;拆除住户旱厕229座;硬化道路4.6万平方米,各项工程已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

  据了解,七里河区下大力气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今年实施晏家坪及龚家湾区域雨污分流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秀川新村及金港城支路排水防涝建设项目、西站和敦煌路等片区庭院老化管道及设施更新改造项目,计划新建及改造给排水、供热、燃气等各类管网105.78公里。一系列项目的推进实施,改变了当地村庄常年污水横流、村民出行不便的困难,切实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老旧小区改造 圆百姓安居梦

  在七里河区的多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也在同步推进,为年久失修的住宅注入新的活力。

  在七里河区计生局家属院改造现场,甘肃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潘小乐向记者介绍:“目前这个小区地下管网改造已经全部完成了,包括自来水的改造、雨水的改造、污水的改造还有强电弱电的预埋。现在室外地坪恢复已经完成了50%,我们计划在半个月左右把地坪恢复完成,尽快恢复居民通行。”潘小乐说,屋面改造也已完成,目前正在改造防水、屋顶、楼梯间,估计在20天左右完成。

  走进位于七里河区的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的1号住宅楼,粉黄色相间的楼体清新明艳,让人眼前一亮。楼体内部窗明几净,整洁卫生。“这几个月工人师傅们加班加点作业,为我们粉刷楼道、换新的单元门、安装楼道的声控灯,现在居住环境已焕然一新,圆了居民的安居梦。”住户朱师傅高兴地说。

  这是七里河区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舒适便利宜居城市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七里河区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为抓手,加快实施老旧小区、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更新改造。2024年改造老旧小区4个、443户,现已完成总工程量的30%。2025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92个、22197户,已完成可研、立项等前期手续,其中4个项目正在进行EPC总承包招投标,计划月底前进场施工;剩余4个项目同步推进前期手续办理。

  城市更新再发力 描绘宜居新画卷

  漫步在七里河区的街头巷尾,一个个小巧精致的口袋公园正悄然改变着市民的生活。这些“藏”在城市缝隙里的绿色空间,成为市民家门口的诗意栖居之地。在城市更新改造中,七里河区创新实施拆违还绿、见缝插绿等举措,持续拓展绿色空间。根据2025年规划,该区将新建改造绿地面积达16公顷,届时城区绿化覆盖率将提升至42%,具体包括:对5条重点街区进行绿化品质升级,打造西津路城市画廊示范街区,更新行道树250余株,改造南山路沿线17400平方米的分车带及绿地,并新建1处口袋公园。

  目前,由西湖公园、百合公园、体育公园、银滩湿地公园等生态景观节点和16处口袋公园组成的城市绿网系统已初具规模,使居民切实感受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品质生活,助力七里河区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区,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样在城市更新中得到重视,七里河区金天观—洪恩街历史文化街区,保存着完整的历史建筑,汇聚了丰富的历史环境要素与大量文物古迹。七里河区将实施金天观周边环境打造,将文化元素融入更新改造中,在城市更新过程中挖掘历史资源,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留住老兰州人的城市记忆。

  “城市更新既需要面子,更需要里子,当前全区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正在倒排工期、加班加点,赶工期抢进度,确保将项目建设成为民心工程。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完善更新一批项目,解决老旧小区的各种问题,改出城市新颜值,让居民获得更多幸福感。”七里河区住建局项目办负责人张小军说。

  本报记者 周栋楠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