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灵台:多元产业协同发力 激活村集体经济“新引擎”

2025-09-22 17:34 来源:中国甘肃网

  今年以来,灵台县上良镇紧扣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核心抓手,引导各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探索特色产业发展路径。通过培育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及配套服务,构建“一村一策、多元并进”发展格局,推动村集体经济与群众收入实现“双增收”。

  近日,上良镇荣旺村千亩辣椒种植基地进入采收旺季,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弯腰采摘的忙碌身影。鲜红饱满的辣椒经分拣、过秤后,迅速装袋、装车发往省外市场。尽管农事繁忙,村民们脸上却满是丰收的喜悦。

  这份丰收离不开荣旺村在农村综合改革中的积极实践。近年来,该村按照“整村一块田、产业连成片”思路推进改革,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全村土地集中经营,依托合作社联营、农业服务托管、土地入股分红、农机共享共用等模式,既发挥运营主体共建联营优势,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转型。

  “今年我们依托农村综合改革优势,大力发展种植和农机代管服务,形成多元产业齐头并进态势。目前油葵、水果玉米、饲草玉米已销售结束。”荣旺村党总支书记姚志成介绍说,“初步估算今年集体收入可增加300多万元,较去年多增100多万元。村民在集体产业务工,人均能增收3500元左右,真正实现村集体经济和群众双增收。”

  在上良镇荣旺村种植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该镇杨家庄村的养殖业也走出创新发展的新路子。走进该村分户式养殖小区,标准化牛舍整齐排列,牛舍内肉牛悠闲地吃着草料,壮硕身躯在阳光下泛着光泽。

  今年以来,杨家庄村在稳固牛、果主导产业基础上,创新探索“种养循环”绿色发展模式:玉米采收后,秸秆加工成青贮饲料,为牛场节省外购饲料成本;牛场牛粪经发酵腐熟,转化为有机肥用于农田种植。这种“秸秆养牛、牛粪肥田、肥田促产”的闭环产业链,可实现种养成本降低、生态效益提升、经济效益增收的三重成效。

  “今年我们村围绕产业发展破题发力,以土地集约和种养循环为突破口,推进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在发展全膜玉米、小麦等种植业的同时,推动养殖业提质增效。”杨家庄村党总支书记介绍说。

  据统计,目前上良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已累计达到395万元,村均32.92万元。预计年底,全镇12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均可超30万元,其中增收20万元以上的村达7个,较上年度村均增加17.65万元,同比增长115.58%。群众通过务工、土地流转、分红等渠道增收,真正实现“集体强、群众富”的良性发展。    

  通讯员 朱强 仇睿红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