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红星照耀中国 “两点一存”耀华夏丨从新经济中看“新”庆阳

2025-09-19 20:46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庆阳9月19日消息(记者陈锵 实习记者苏睿楠)在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推进与地方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甘肃省庆阳市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园区建设与低空经济四大领域,一批重点项目正加速落地、有序推进。从承载国家算力枢纽展示功能的数字空间,到引领技术革新的3D打印基地,从完善产业生态的省级园区,到布局未来的无人机制造项目,庆阳正以多元产业布局,勾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庆阳产业园是当地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其中宁县和盛工业园区表现尤为突出。作为仅用两年多就崛起的“西北3D打印第一园”和“低空经济新高地”,园区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11.28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七通一平”,标准化厂房、双回路供电等要素“一步到位”;西峰区“东数西算”产业园则聚焦算力经济,吸引12家头部企业落户,两大园区共同构建起革命老区产业升级的重要平台。

  低空经济“迈进”

  无人机产业9个月实现从“0”到“1”

  在宁县和盛园区,九州无人机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仅用9个月就完成“腾笼换鸟”,创造了“庆阳速度”。一期1万平方米厂房内,6条生产线全速运转,首批“庆阳造”无人机本月底将交付西北应急救援部门。

农用无人机展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 苏睿楠 摄)

  “今天正式交付了首批1万架新型无人机,目前我们的订单量已经排到年底了。”九州维安负责人侯一博说。

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拼装(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 苏睿楠 摄)

  该基地手握21项专利,1000米以下空域已获批,形成“研发-总装-测试-实训”全产业链。项目全面达产后,年产值可达6亿元,带动300人就业,助力庆阳跻身西北低空经济第一梯队。二期还将新建碳纤维材料、反制无人机设备及电机生产线,计划2026年6月前投产,未来将覆盖果树防霜冻等4大应用场景。

  智能制造“破局”

  3D打印打造百亿级产业链

  隔壁的链景增材制造企业同样亮眼,总投资20亿元的项目分三期推进,致力于构建3D打印全产业链生态。“我们公司来到庆阳之后很受政府重视,无论是从公司注册的快速、高效以及水电配套的需求都得到了非常及时的帮助。”庆阳市链景增材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顾嘉琪介绍。

固定式高分子3D打印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 苏睿楠 摄)

  按照规划,二期、三期将追加17亿元投资,扩建500条生产线,并配套粉末制造工厂与机械加工厂。“庆阳这里气候干燥很符合3D打印的要求,而且地质结构稳定对设备的精密度、平衡度来说都很合适。”顾嘉琪对记者说。未来公司还将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在董志塬打造出一条百亿级增材制造产业链。

  数字经济“领跑”

  算力枢纽成区域发展新引擎

  在西峰区“东数西算”数字展示中心,刚进入展厅,大树形状的电子屏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向下深耕,向上结果”的树形电子屏与大屏幕联动,生动呈现庆阳数据中心集群“算力一张网”战略。据讲解员介绍,在“双碳”背景下,“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大力推动并积极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通过创新实施零碳园区建设,实现能源资源最大化利用。

展厅内的树形电子屏(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 苏睿楠 摄)

  据了解,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算力规模已经突破6.6万PFlops,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供应,园区PUE值低至1.15,达国际领先水平。

燧弘DeepSeek一体机展示(央广网发 实习记者 苏睿楠 摄)

  如今,庆阳正围绕四大产业持续补链强链,朝着“十四五”末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迈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