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重大项目齐头并进赋能高质量发展
九月的镇原县,一个个重大项目如火如荼推进,一批批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一处处民生工程惠及百姓,这座陇东古城正以奔跑的姿态,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城市更新提质扩容 民生工程润泽民心
今年8月,镇原县城南区改造及白峁岭生态修复工程取得重大进展。这项总投资1.92亿元的民生工程包括G327过境段改造、南区地下管网更新和白峁岭生态修复三大核心任务。
在黄金大道西延段,工程已完成DN600雨水管道820米、DN400污水管道500米、DN325供热管道双向820米等新型管网铺设,完成土方工程12.9万立方米,路面工程1.3万余平方米。白峁岭区域同步完成土方工程8.2万立方米,种植乔木1803棵、灌木958棵,铺设绿篱与生态绿地3.8万平方米。

与此同时,一座汉唐风格的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在白峁岭拔地而起。这座建筑面积916.13平方米的文化殿堂由当地文艺界倡议,汇聚企业、乡贤和爱心人士捐助之力,于今年3月动工,8月建成,为镇原文化事业树立了新地标。
医疗卫生领域同样传来喜讯。县一院整体搬迁项目累计投资5.34亿元,总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于2022年3月开工,2024年10月顺利完工。新院区建成住院楼、综合业务楼、医技楼等医疗建筑,完成了医疗特装和智能化系统建设,使县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更加均衡合理。新院区全面投入使用后,通过“组团式”帮扶和医联体建设,优化增加临床科室23个,建立专科联盟42个,45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今年1-8月,门诊人次同比增长7.3%,住院人次增长5.7%,外转率下降0.5个百分点,群众就医体验得到显著提升。

这些民生项目的顺利推进,标志着镇原县城市建设和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当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兴产业落地生根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在镇原县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内,瑞丰达(甘肃)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正全速运转,一片片银灰色的光伏支架在传送带上缓缓流动。

时间回溯到2024年10月30日,镇原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带队远赴天津考察调研,与瑞丰达公司首次接触便达成合作意向。短短不到一个月后的11月25日,瑞丰达董事长带队回访镇原,双方就合作细节进行深入对接。随后项目推进势如破竹:12月6日完成企业注册,成立瑞丰达(甘肃)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今年1月3日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如今已建成投产,真正展现出“镇原速度”。
作为一家在光伏发电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的科技型企业,天津瑞丰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专注于太阳能光伏支架及配件的研发生产。公司月生产制造能力达26000吨,约800MW,是业内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绿色工厂。此次落户镇原的项目建设起年产能3GW的光伏支架生产线,预计年产光伏支架90000吨。更令人振奋的是,项目尚未建成投产就已获得长庆油田3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和甘电投光伏发电项目的订单供货,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这个项目的落地,不仅为镇原县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注入强劲动力,更将带动当地就业和配套产业发展。从渤海之滨到陇东黄土高原,瑞丰达项目的快速推进见证着镇原县招商引资的诚意与效率,也彰显着企业投资兴业的信心与决心。
杏产业延链增效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秋日的陇东黄土高原上,一座占地105亩的现代化产业园正在平泉镇八山村加速建设。镇原是有着2000多年杏树栽培历史的“中国杏乡”,如今正迎来山杏产业发展的全新蜕变。

走进建设现场,四条崭新的生产线跃入眼前——杏核破碎取仁、杏仁脱苦、杏仁苷提取和活性炭生产线。这些设备来自国内杏产业龙头企业承德亚欧果仁有限公司的先进专利技术,其中日破壳600吨杏核破碎机和日脱苦60吨自动生产线更是获得国家专利的重要装备。
该项目充分发挥镇原县“中国杏乡”资源地域优势,利用县属国企镇原县城乡集团已建成的2.4万㎡钢结构厂房与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在降低成本、提升品质的同时增加工作效率。项目建成后将利用亚欧公司在国内外成熟的销售渠道,实现效益最大化,预计年总产能3万吨,产苦杏仁产品7500吨,活性炭4500吨,脱苦杏仁5250吨,提取杏仁苷膏3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2.34亿元,可带动当地稳定就业100人以上,实现地企双赢。
镇原县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片秦汉故地、丝路要冲,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稳步向前。
- 2025-09-19科技引擎驱动假日狂欢 2025兰州十一车展即将启幕
- 2025-09-19文化遗产创新转化再添“敦煌模式” 常沙娜艺术中心启幕
- 2025-09-19兰州新区X203线秦川段大中修工程通过交工验收
- 2025-09-19兰州新区4100亩旱砂西瓜产销两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