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节支达人”胡建功三十载匠心守护 创新赋能机车安全检修

2025-08-20 08:43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胡建功(左一)与同事进行技术攻关

  从羲皇故里到凤凰山下,铁轨延伸的方向,是胡建功近30年机车检修生涯的轨迹。从蒸汽机车到复兴号动车组,从DF5改进型内燃机车微机电源改造到6A系统高压绝缘检测箱典型故障与处理,一项项技术创新和发明,见证着他对机车检修事业的执着与坚守。作为兰州西机务段电子研修室的核心力量,他带领团队掌握了10余种和谐型机车电子配件的自主检修技术,截至目前已检修机车配件千余件,节约“委外修”(委托外部厂家进行修理)成本近千万元,不仅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更大幅提升了检修技术水平。“节支达人” 的称号,是同事们对他最贴切的赞誉。

  新创造照亮旧梦想

  1989年,胡建功考入兰州铁路运输学校内燃机车专业,毕业后投身兰州西机务段的机车检修工作。日新月异的机车技术和不断革新的修程修制,让他深刻意识到知识储备的不足。2002年,他通过成人自考进入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深造。“最近又获得了一项专利,这项发明可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接下来我们要把手头的项目继续推进。”胡建功对徒弟鲁益平说。他口中的专利,正是今年2月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关于一种大功率隔离电源的技术改造创新成果。

  时间回溯到2020年,胡建功在工作中敏锐地发现,维修机车电气配件时,职工使用的各类电源及检测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乎人身与配件安全。当时的电源设备在遭遇短路、接地等情况时,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和配件烧损。出于对安全的高度负责和对技术的不懈追求,他下定决心研制一台隔离电源,以保障维修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项目参与者张莹回忆道:“在胡师傅的指挥下,大家将一个个电容、电阻、二极管等电路板组件‘排兵布阵’,合理安排在电路板上,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虽然看不到电路板内部发生的变化,但我们却惊叹于它能发挥的巨大作用,给职工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此后,胡建功带领团队深入分析机车电子研修室用电设备的特点及用电功率状况,运用电磁隔离变压器原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使设备可靠性大幅提升。

  老师傅勇担新任务

  2016年,49岁的胡建功迎来了研修之路的新起点——电子研修室组建成立,他成了主要带头人。同年12月,东风5改进型内燃机车上柴油机偶尔启动失败的问题进入他的视线。为解决这一难题,他钻进狭小的机车内部查找原因,逐一梳理排除各种可能导致柴油机停车的故障点,常常弄得满身油渍。

  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研究,次年,胡建功终于找到症结所在:柴油机启动失败主要由微机电源输出突变造成。2018年,胡建功带领团队成功对东风5改进型内燃机车微机电源进行改造;2019年,这一成果在《铁道机车与动车》期刊发表,为全路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借鉴经验。

  “师父对待工作热情高,要求更高。”从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跟随胡建功学习的李佳玮说道。这位“高材生”在胡师傅面前甘当“乖徒弟”,他坦言,做胡建功的徒弟很“苦”,但也能学到真知识,胡师傅的严谨与专注,是他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

  小人物做出大贡献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铁路机车在市区线路鸣笛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机车加装限鸣装置后,噪声问题得到极大改善,效果显著。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限鸣装置使用频率高,故障率也随之上升,且其装配结构繁琐、内部电气模块线路复杂,给检修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胡建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决定再次寻求突破。

  据了解,限鸣装置内部主要是维修难度较大的电源模块及功放模块。维修人员解体限鸣装置后,需用插针及万用表逐一对各模块进行检测以查找故障,不仅检修速度慢,而且由于各模块之间存在联锁关系,还容易造成检修人员误判。

  为解决这一难题,2020年,胡建功带领青工鲁益平、魏凯月共同制作出适用于各种车型的机车限鸣装置试验箱。该试验箱为车间节约成本近百万元,2022年还成功申请为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更得向前闯。尽管年过五十,胡建功眼中依然充满对先进技术的渴望。 通讯员 牟正红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安丽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