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央媒看甘肃

甘肃庆阳打造中国西部的“能化新都”和“算力高地”

2025-08-17 08:31 来源:工人日报

  甘肃庆阳打造中国西部的“能化新都”和“算力高地”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今昔巨变】陇东粮仓崛起现代新城

  本报记者 康劲

  “解放区呀么嗬咳,大生产呀么嗬咳……”在甘肃庆阳的华池县,《军民大生产》的旋律伴着葫芦河水,穿过葱茏的子午岭林区蜿蜒东去,记录着这片红色土地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铿锵步履。

  20世纪30年代,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为党中央和各路长征红军提供了落脚点,为后来八路军主力奔赴抗日前线提供了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

  当年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陇东根据地军民在这片黄土高原上艰苦奋斗、破土开荒,建成了“粮食仓满,蔬菜有余,牛马成群,猪羊满圈”的陇东粮仓,诞生了《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军民大生产》等革命歌曲。如今,庆阳市立足资源禀赋,高奏奋进旋律,正在崛起为中国西部一座耀眼的“能化新都”和“算力高地”。

  从红色传奇到“算力高地”

  南梁革命纪念馆、列宁小学旧址、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军民大生产纪念馆、抗大七分校旧址……

  在庆阳,每一方水土、每一座村庄,都在诉说着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传奇。

  “那时候,庆阳地区有3000多名青年参加八路军,陆续奔赴抗日前线。提供的公粮为陕甘宁边区和抗日战争提供了丰厚的物资保障。”南梁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全钰说,“如今,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翔实的文字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也成为鼓舞庆阳人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近年来,庆阳市全面拥抱人工智能大时代,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千亿级全产业链,已经成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八大枢纽节点和十大数据中心集群之一。

  在占地1.7万亩的“东数西算”产业园区内,庆阳市落地建设了10大数据中心,建成燧原科技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算力规模突破5万Pflops,预计到今年底算力规模将达到10万Pflops。

  3年来,庆阳市累计对接数字经济企业4171户、签约1048户、落地371家,汇聚了智谱华章、月之暗面、龙芯中科等头部企业,牵引产业链向新、生产力焕新。同时,通过算力带动、场景驱动,宁县、环县、正宁县等地落地中科航空无人机生产线、易事特“东数西算”装备制造、泛联电子等产业链项目,数字经济产业链培育实现质的飞跃。

  黄土沟壑蕴藏新时代脉动的“瑰宝”

  南梁革命烈士纪念塔,碑座东西两壁及背面刻着刘志丹、谢子长、王泰吉、杨森、杨琪等609位烈士的英名。

  “当年先烈用生命保卫根据地,今天我们靠资源振兴老区!”站在南梁烈士纪念塔前东望,革命者鲜血浸染的苍山沟峁间,白色风机与蓝色光伏板正奏响能源革命的交响。

  今年5月,老区庆阳迎来历史性时刻——我国首个“风光火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外送工程“陇电入鲁”正式投运。这条起自庆阳换流站、跨越5省915公里的“电力天路”,0.003秒内将绿电送达山东,年输送电量360亿千瓦时,可满足山东超100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

  当年革命者曾浴血守护的黄土沟壑,如今是涌动着新时代脉动的“聚宝盆”——地表之下,78.8亿吨石油、2360亿吨煤炭、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如沉睡的巨龙被唤醒;高原之上,2220万千瓦风光电资源在旷野间铺展,新型共享储能、储能电池等产业新赛道正在加速开辟。

  近年来,庆阳加力推进油煤气、风光电、火储氢一体化开发,加快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和陕甘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2024年,庆阳市原油、煤炭、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214.54万吨、907.61万吨和9.12亿立方米。

  围绕新能源开发,庆阳市也构建形成了以锌基水系、氢能、全钒液流、锂电、钠离子5条技术路线为主的储能生产基地。庆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长发介绍,未来两年,庆阳将建设138座“油气电氢储”综合能源站,培育形成“制、储、运、加、用”氢能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氢能应用示范城市。

  推进西北农文旅深度融合

  “这些源自西北地区的高品质农产品,正通过物流跨越千里之遥,成为福建、广东、成都等地消费者餐桌上的佳肴。”在镇原县开边镇沅山三元双向农业产业园内,智能温室中贝贝南瓜、赤松茸、彩椒等菌蔬产品正茁壮成长。

  近年来,庆阳遵循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实践了以种植业为基础、畜牧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的“三元双向”循环农业模式,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新时代“陇东粮仓”地位更加稳固。

  环县成为百万头肉羊产业大县,西峰、镇原、宁县成为存栏10万头以上的生猪产业大县。今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91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43万吨,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将突破600亿元。农作物秸秆、畜禽肥料、菌糠菌渣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92%、83%和95%,初步形成了种植业绿色化、畜牧业集群化、菌业工厂化、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高效化和种养菌双向循环化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

  立足农事体验和传统农产品特色,积极适应当前个性化、体验式旅游需求新变化,庆阳启动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集中利用3年时间,打造100个农文旅融合特色村,培育1000个直播账号和10000个带动型农户。

  从“两点一存”的精神地标,到“油煤气风光电火储氢”汇聚的产业高地,再到乡村振兴新业态、新格局,当《军民大生产》的旋律在这里一次次响起,这里正在用一场跨越世纪的接力奔跑,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庆阳新篇章。

  《工人日报》(2025年08月17日 01版)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