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联播

兰州市三大治堵项目实现通行效率与城市活力双提升

2025-08-17 08:13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运行百日交出双优答卷 通行效率平均提高26.7%

  我市三大治堵项目实现通行效率与城市活力双提升

  自4月底我市综合交通大会战三大城区交通节点治堵疏解重点项目——五星坪铁路平交道口综合治理项目、雁北路雁园路十字路面恢复工程、火车站东路双向改造工程相继通车以来,已历经百日运行检验。

  记者近日重返现场了解到,三大项目通过立体化改造、智能化升级和路网重构等措施,彻底打开了长期制约城市交通的梗阻节点,实现通行效率平均提高26.7%,同时带动周边商业活力迸发勃勃生机,交出了一份交通疏堵与民生改善的双优答卷。

  立体交通破解梗阻痛点

  五星坪通行效率提高51.2%

  在七里河区五星坪三岔路口,曾经“两个左转绕行两公里”的窘境已成历史,公铁分离、人车分流、“下穿车行通道+人行天桥”的立体交通体系,改善了长期以来五星坪三岔路口局部交通拥堵的难题。记者站在新架设的天桥上俯瞰,发现崭新的柏油马路在阳光的映射下泛着油光、新建的车道宽阔平整、下穿车行通道内车流如梭、人行天桥上行人往来不绝。

  “这地方真是修到了心坎里。我开车送货十几年,一直走这条路,现在从工林路到小西湖方向能节省13至15分钟,送货效率提高了快三成。”货运司机马师傅的经历是该节点通车百余天,通行效率提高51.2%这份亮眼成绩的生动注脚。据了解,在项目取消7处信号灯和5处斑马线后,高峰时段车辆平均延误减少37.4%,拥堵指数压低60%,周边居民通勤时间从30分钟缩至3分钟。

  立体化改造不仅破解了区域通行难题,更激活了周边区域的商业生态。沿街经营五金店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天桥建成后,行人驻足观景的多了,我这店面每天来买东西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不少,真是利民惠民的大好事。”

  智慧系统赋能交通畅行

  雁园路十字通行效率提高10.6%

  作为全市首个标准化人车分流十字路口,雁北路雁园路十字的蝶变令人瞩目:通过车道扩容、取消绕行限制、标准化人车分流、智能交通信号灯优化、禁左等措施消除了人车冲突,路口通行效率提高10.6%。

  雁北路、雁园路十字交叉口是连接雁白黄河大桥至碧桂园片区的重要通道。优化后,雁北路东西向、雁园路至雁白黄河大桥由此全部恢复双向通行,雁园路十字路口通行效率绿灯空放时间从7.5秒降到1.2秒,降幅达84%。早晚高峰一小时能多过几百辆车,全天堵车耽误的时间少了近两成,平峰等红灯时长从21.5秒减少至12秒,“一个灯就能过路口”成为常态,有力缓解了该区域交通压力。

  “以前这个十字通行确实费劲,东向西、西向东两头都要掉头,乘客也不乐意。现在改造完特别方便,直接就能过马路,乘客和我们司机都开心。”出租车司机葛正花说道。

  火车站片区“双向激活”

  区域通行效率提高18.4%

  火车站东路双向改造工程同样是2025年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确定的城区交通节点治堵疏解重点项目之一,这条连接铁路枢纽与商业街区的黄金通道,通过“四车道变五车道”的拓宽改造,配合定西南路、瑞德大道等“断头路”的打通,形成了“多路相连+双向通行”的路网新格局。

  通车百余天后,“蝴蝶效应”正在这里显现:曾经因单行制约绕行3公里的12路、33路公交车,如今实现“一线直达”;车辆通行时间缩短15分钟左右,区域通行效率提高18.4%,定西南路等支路拥堵指数下降21%。家住金汇广场的杨菊兰阿姨告诉记者,现在出门坐公交直达小区门口,比以前少走15分钟路。附近烤涮店周老板也向记者指着新划的五车道说,“现在货车能直接停靠卸货,物流成本每月都能省下近2000元。”

  同时,火车站东路双向改造中首创的“公交优先微循环”模式,也正成为老城区交通治理的范本:通过在拐弯延伸处设置专用右转道,配合12路等3条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实现了“公交快行、车辆畅行、行人安行”的三重目标。市市政工程服务中心东岗市政设施养护所养护股股长曾俊鑫介绍,“我们在230米拓宽路段中,专门预留了非机动车道和休憩驿站,就是要让道路不仅是通行空间,更是生活空间。”

  从梗阻到通途,从绕行到直达,百日蝶变印证着兰州“交通先行”战略的民生温度。如今,行走在兰州的街头巷尾,从五星坪天桥上眺望的惬意,到火车站东路畅通的喜悦,再到雁北路雁园路十字有序的车流,兰州正以“通行效率+城市活力”双提升的实际行动勾勒出“畅行兰州”的幸福图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亚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