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静宁:集水工程润粮田 万亩示范带种出“致富粮”

2025-08-14 15:3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近日,走进静宁县三合乡中岔流域万亩旱作农业暨集雨滴灌粮食安全示范带,田间谷穗饱满,沉甸甸地弯下腰;玉米秆上,颗粒饱满的玉米棒挂满枝头,一派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这正是三合乡全力打造旱作农业示范带,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写照。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三合乡始终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全力打造中岔流域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带,积极培育谷子、糜子、玉米等农作物产业,通过特色产业发展,为村民拓宽了增收渠道,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在发展过程中,三合乡注重精细化落实田间管理措施,大力推行社会化服务,有组织地培育新农人,积极推行“公司+新农人+农户”的经营模式。这一模式的推行,不仅有效带动了农产品增效,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切实增加了收入;还助力公司打响了品牌,扩大了市场影响力,实现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

  三合乡乡村振兴工作站副站长马永康介绍:“今年,全乡按照‘科学规划、全域推进、示范引领’的产业布局,全力打造中岔流域万亩旱作农业示范带。光华、北集、段渠三村7000亩谷子示范点;前咀、王湾两村2000亩膜侧小麦示范点。带动全乡种植粮饲兼用性玉米2万亩、全膜洋芋1万亩、小杂粮1.2万亩、冬小麦1万亩,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

  针对当地干旱少雨的问题,三合乡在段渠、王湾两村建成了660亩的集水滴灌示范点,建设了集水池4座,总容量达1600立方米,安装闸阀井30个,铺设管道16公里。通过这一设施,有效收集引洮工程净化产生的废水,开展集水还田,在今年前半年旱情严重的情况下,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障,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三合乡在旱作农业发展及粮食安全保障方面取得的成效,是静宁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静宁县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底线,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广先进农业技术和经营模式,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描绘出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

  通讯员 罗瀚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