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黄芪种植势头旺 绿色产业结出“致富果”

时下,民乐县的黄芪种植基地里,绿意盎然的植株舒展着枝叶,农户们正在开展除草作业。作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拳头产品”,黄芪凭借稳定的产量、优良的品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香饽饽”,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民乐县独特的高原气候和肥沃土壤,为黄芪生长提供了天然优势。当地农业部门深谙“好品质源于好技术”,近年来持续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从源头把控黄芪品质。
“县里的技术员经常来指导,教我们测土配方施肥、合理密植,还有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法,种出来的黄芪根条粗、有效成分高。”种植户刘春花指着自家田里的黄芪,满脸笑意。如今,全县黄芪标准化种植面积占比超80%,通过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生物防治等技术,有效提升了黄芪的品质和安全性,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保持100%。
为解决种苗问题,当地还建立了黄芪良种繁育基地,培育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质种苗,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远销周边地区,形成了“育种—种植—销售”的良性循环。
“以前愁卖,现在不愁了。合作社和收购商签了合同,我们只管种好,到时候按保底价收购,价格还比市场价高一点。”聚丰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社员们说起销路,心里踏实。
民乐县积极搭建产销对接平台,鼓励合作社与药企、收购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农业”模式。目前,全县已有10余家合作社与省内外中药材企业达成合作,年销售黄芪干货8000余吨。同时,当地还借助电商平台,推动黄芪产品线上销售,让“民乐黄芪”走出大山,走进更多消费者视野。
在黄芪产业发展中,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愈发凸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服务,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
民乐县南古镇的种植大户王强就是受益者:“加入合作社后,每亩地成本降了近200元,收入却增了500多元。去年种了15亩黄芪,纯赚8万多。”目前,全县参与黄芪种植的农户超600户,户均年增收4万余元,黄芪产业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
如今,民乐县正持续发力黄芪品牌建设,通过举办中药材展销会、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等方式,提升“民乐黄芪”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这株“黄金草”将为当地乡村振兴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通讯员 杨晓丽
- 2025-08-13瓜州:以果为媒兴产业 乡村振兴有奔头
- 2025-08-13泾川:千亩葱田变“富田” 产业链舞动振兴曲
- 2025-08-13华亭:大棚甜瓜喜丰收 村民致富甜心头
- 2025-08-13临泽:葡萄铺就幸福途 乡村振兴谱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