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为残障儿童家庭托起“稳稳的幸福”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是康乐县重要的民生实事之一。今年以来,康乐县残联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及孤独症儿童提供专业救助,持续提升全县康复救助服务水平,真正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

8月12日,走进康乐县人民医院和康乐县中医院的儿童康复科,暖意扑面而来。医务人员正耐心细致地为残疾儿童开展康复训练,或温柔引导孩子完成动作,或仔细调整康复器械……每一个眼神、每一次鼓励都饱含着对孩子早日康复的期盼。
康乐县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张晓君说:“我们每天的工作是对脑损伤、孤独症的患儿进行专业的医学评估以及个性化方案制定,针对主要的问题,对脑瘫患儿进行pt ot st 训练,对孤独症患儿进行言语和认知,感觉统合,以及集体的游戏课,经过我们全体医护人员耐心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每个儿童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有的能步入学校,看到孩子们康复,我们都很欣慰。”
康乐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覆盖智力、肢体、听力、视力、言语等障碍儿童及孤独症儿童,依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两家机构开展康复治疗。通过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认知治疗、行为干预等多元化康复训练手段,结合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最大限度提升孩子的言语、运动和认知等功能,真正实现“康复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康乐县中医院儿童康复科治疗师王丽娟说:“今年我们儿童康复科共接诊残疾儿童42名,经过我们与残疾儿童及家长不懈努力的康复,可以上学的残疾儿童有12人,能够辅助下行走的残疾儿童8人,能与人进行简单交流的有15人,今后,我们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将秉承着‘康复一人、幸福全家’的理念,致力于让每一位患者最大限度地得到优质的康复治疗,能够重新回归家庭和社会。”
为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县残联紧紧围绕“残疾儿童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秉持“应救尽救、精准救助”的原则,切实做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使越来越多的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
家属王阿舍说:“我小孩刚来的时候,坐立不稳,现在经过康复训练五十多天以后,我的小孩病情明显好转,会扶物站立、扶物蹲起这种,在这期间康复师也特别细心,小孩的康复效果也特别的好。”
据介绍,康乐县对0-6岁听力、言语残疾儿童,每年康复训练费补助不低于1.6万元;0-6岁智力残疾、脑瘫和孤独症儿童,每年补助不低于2万元;7-17岁听力、智力残疾、脑瘫和孤独症儿童,每年补助不低于1.2万元,且每个残疾儿童每年康复训练周期不少于10个月。截至目前,全县已有93名儿童获得及时的康复救助。
康乐县残疾人联合会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马维明说:“近年来,康乐县残联依托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两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目前共有86名残疾儿童在接受康复训练,效果显著。今后,我们县残联将持续强化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保障,不断优化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各项工作做到应救尽救,努力减轻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
(记者:何月红)
- 2025-08-14更懂残疾人!数智技术如何打破社区康复时空限制?
- 2025-08-14甘肃47条硬核举措 激发服务消费潜力
- 2025-08-14肃南:技能培训“接地气” 创业扶持有温度
- 2025-08-14一碗麻辣烫的“成长”故事 巷陌深处的味道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