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山洪灾害“开路先锋”:兰州特警小分队泥裤背后是翻山探路的生死考验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8月11日,榆中县山洪灾害马莲滩村执勤点,正在执勤的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三中队中队长王凯裤腿上全是泥点子,看上去比别的队员更脏一些。作为一名“零零后”特警,他第一时间参与榆中县山洪灾害救援,穿的这条脏裤子背后还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8月8日凌晨2点,正在备勤的兰州特警接到任务,迅速出发赶往榆中兴隆山驰援,救援队伍推进到山口被洪水泥石流围困。为了探明灾情,掌握第一手资料,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派出副支队长呼勇带队的5人小组,摸着洪水泥石流出发了,王凯就是其中成员之一。

“我们顺着公路出发,有的地方洪水夹杂着泥浆没过了膝盖,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吃力前行,每走一步都费劲,就这样跌跌撞撞一个半小时走到村子里,现场满目疮痍。”王凯介绍当时的情况。
在那里,他们发现了一名受伤群众。5人小组成员、兰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二大队大队长吴国泰说,当时有群众呼救,说救下了一名青年,但是骨折了没办法动弹,希望民警协助送出去。
面对群众的求助,5人小组迅速展开救援,用木板等固定伤处后,协力将受伤群众抬出,指明道路送医。这之后,前行之路更加艰难,河道堵塞巨石林立,原来的道路已经不了踪影,但是为了探明前路,5人还是决定冒险前行。

在烈士陵园处,5个小组找到两名陵园工作人员,问路得知,正常情况下,有20分钟就能走出峡口,可是前路中断,眼下无路可走。此刻返回,路没探清楚,后续决策更难。
“继续前行!”5人小组一致决定。
山洪倾泻而下,他们碰到的石头越来越大,有的地方泥浆很深,再贸然前行危险更大。为了5人商议后决定,放弃川道,改走山路试试。

一夜暴雨,山上湿滑,5人在茂密的树林里探索前行,连个小路也没有。
“有时候真是连滚带爬的走,下过雨的草皮也很滑,我们得抓着住一棵棵树。”王凯回忆。
更麻烦的是上到山顶,摸索的下山,第一次走到了一个崖边,根本没办法下。
“我们只能返回重新找下山的方位。”呼勇说道。

就这样一路摸索,原本20分钟的路,等5人小组翻山越岭到达峡口时已经下午6时了。此时,从阿干镇、银山方向出发的救援队伍也赶来了,在抢险工程车的协助下,5人小组坐着铲车过河,和增援的队伍汇合了。
“全程没有一点好走的路,可以说就没路,不是泥浆就是大石头,山山水水都变了模样。”王凯如是说。
这一趟,他们一路走过来,探明了灾害情况,掌握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救援提供了参考。

回来了后,王凯发现自己的防雨服划破了。救援紧张,给5人小组也没留休息时间,他们又到各自分配的任务区执勤、巡逻,帮助群众清淤。
8月10日,王凯接到为兴隆山农家乐清淤的任务,由于防雨服破了,他穿着常服干活,结果淤泥点子溅了一裤子,看上去比同事脏多了。

8月11日,王凯的任务是在马莲滩村核心区执勤,没有裤子可换,所以在人群中一眼可见他格外脏的裤子。
“我怕洗了干不了,救灾要紧,关键时刻,我们每一个人的岗位都很重要。”王凯说,等稍微好一些,他就收拾衣服。
同样,吴国泰也在执行一线,这两天他除了固定执勤,疏导交通,还帮着村民清淤,手啥时候划破得也不知道。

在上庄村固定警务点执守的呼勇表示,特殊时期,群众看到警务室、看到有警察就安心,他们一定会维护好灾区秩序,为抢险救灾创造平安环境。

- 2025-08-11甘肃860余名退役军人挺身而出奋战榆中救灾一线
- 2025-08-11多家单位捐款捐物驰援榆中! 甘肃省红十字会公布捐赠渠道
- 2025-08-11兰州城管驰援榆中 合力擦亮灾后家园
- 2025-08-11昼夜搜救 兰州公安全力投入榆中县救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