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市州播报 >> 张掖

【祁连山下是我家】协同发力!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

2025-08-11 18:15 来源:甘州区融媒体中心

  甘州融媒讯(记者 何长凯 通讯员 吴文轩 刘兴海)甘州区作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地区,积极探索出“1+3+4+N”机制,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该机制的核心在于,让小农户无需流转土地,也能享受到现代农业的专业化、规模化服务。为此,甘州区推动政策、项目、资金协同发力,着力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的难题。

  立秋时节,走进甘州区沙井镇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中心,一排排大型机械排列整齐,车间内正在加工生产废旧地膜、滴灌带回收加工颗粒,机器的轰鸣与工人的身影交织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奋进乐章”。这座投资2000万元、占地1.56万立方米的综合中心,正在加速将规划蓝图转化为“联农惠农富农的实体平台”。

  2021年启动创新试点以来,甘州区下出政策“先手棋”。织密服务网络,建成1个区级中心、18个乡镇服务站、245个村级服务点,三级体系让服务直达田间地头。强化政策输血,试点期内减免税收1754万元,80家组织获信贷3123万元,46家主体享受农机补贴355万元,真金白银激发服务活力。项目精准带动,争取中央项目资金3215万元,培训56期,扶持主体32家,2.8万农户成为托管受益者。

  聚焦市场与专业,甘州打出服务“组合拳”。多元主体齐发力376家服务组织涵盖合作社、专业公司、村集体、供销社等,提供从土地托管到水肥管理、病虫防治的全链条服务。持续创新服务模式,“链条式”托管,“菜单式”点选,谷丰源、新大弓等组织推出水肥管理、土壤改良等“服务菜单”,农户按需“点菜”,灵活自由。

  健全制度,为服务保驾护航;利益联结更紧密,推广“订单企业+服务组织+村集体+小农户”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

  融合发展促效能,鼓励服务组织通过社企共建、成立农机联合社等方式,实现资源、技术、信息深度融合。甘州区以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创新实践,架起了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桥梁。全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76家,2023年服务面积298万亩次,受益小农户7.66万户。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