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软黄金”落户山沟沟 兰州七里河林麝产业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08-05 08:49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麝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七里河区黄峪镇邵家洼村的甘肃林麝产业园分场,崭新的养殖场、宿舍等设施已拔地而起。“这是我们在七里河区规划的4个分场之一,9月就能投用,全区规划圈舍超1000间。”甘肃铭航麝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玮炜介绍道。

  林麝,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雄性分泌的麝香被誉为“软黄金”,是名贵中药材和高级香料(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的核心成分)。2021年,在七里河区大力支持下,甘肃林麝产业园应运而生,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

  从试点到集群:“软黄金”产业初具规模

  产业园起步于王家窑村总场。“目前存栏林麝300余只,年底预计达500只。”公司总经理刘浩说。2023年,产业园总结经验,加速扩张,在黄峪镇上鲁家村、下鲁家村、邵家洼村及阿干镇马场村同步开建4个分场。目前,上鲁家、下鲁家、马场村分场已于去年11月投用,邵家洼分场即将完工。4个分场功能互补,形成了产业链。产业园未来可养殖林麝2000余只,年产麝香8-10公斤。

  联农带农:家门口的“金饭碗”

  产业的壮大惠及当地农户,黄峪镇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产业园主动吸纳周边村民就业。榆中人曾永林在王家窑总场工作3年,负责饲养和安保,月收入约5000元。邵家洼分场投产后,将提供多个长期技术岗及临时岗。“产业园带动了就业,拉动了饲料种植、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邵家洼村党支部书记邵文海表示。

  王家窑村王旭本于2024年引进6只林麝,如今存栏已达30多只,年底首批麝香即可产出。目前,该村已有13户村民投身林麝养殖。

  未来蓝图:智能化升级与产业融合

  “林麝产业集生态、经济、社会价值于一体,前景广阔。”王玮炜表示,产业园正推动产业升级与融合,2025年计划投资1800余万元,新建600余间智能化圈舍,引入精准饲喂、环境监测系统,提升养殖效率与品质。同时,将深化与甘肃省中医药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牧药所合作,聚焦良种繁育、麝香品质提升及在高端医药、生物科技、化妆品等领域的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此外,还将规划打造林麝主题生态旅游与科普研学项目,鼓励农户发展特色民宿、餐饮,形成“养殖+旅游+服务”闭环,预计带动周边300余户就业,户均年增收超2万元。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文 受访者供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