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重走西北角】科技赋能千年药乡 陇西实现中药材全产业链全程质控

2025-08-04 17:53 来源:中国甘肃网

  “千年药乡”“天下药仓”“中国黄芪之乡”……作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和交易中心,位于甘肃省定西市的陇西县获得的美誉数不胜数。黄芪、党参、当归等常用道地中药材生长于此,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为中药材种植、生长带来了别样的绚烂。

  这样一座丰富的中药宝库,是如何提高中药材品控、保证质量,走上一条种者高兴、买者放心的“致富路”呢?

  从种子到成药:陇西中医药的全流程质控

  午休时间刚过,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的工作人员们已经在检测器械前忙碌起来。

  “每年一逢播种和收获,研究院就要从全县的种植户中抽取样本来检测,中药品种从几十种到上百种不等。”中医药研究院的曹芝龄主任说。

  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负责陇西县中药材全流程的质量监督与技术支持。

  研究院配备专业的大型检测设备,可对种子、种苗、成药等进行全面检测,涵盖农药残留、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等关键指标。

  农户也可将产品送检,合格后获得认证标志,确保市场流通的中药材符合标准。

  曹芝龄表示,这样可以在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提升中药材的整体质量,激发市场活力。

  为确保育种环节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陇西县政府联合甘肃中医药大学成立了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该中心专门负责中药材种子的常规检测及种苗的全项检测,从源头把控质量,为种植户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

曹芝龄在介绍包衣种子 吴庆/摄

  此外,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也负责技术开发和科研实施等。

  展示柜里整齐摆放着数瓶颜色不同的颗粒,曹芝龄解释道,这是研究院正在研制的裹粉种子和包衣种子,能够均匀播撒,高效吸收营养。

  陇西县中医药研究院开发的“甘肃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中药材从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质量追溯。

  这一系统融合物联网监测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中药材生长环境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精准记录各产地的温湿度、土壤水分等关键指标,为品质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研究院设计了八个标准化管理流程,包括种植登记、施肥登记、田间生产登记等关键环节。每个环节都要求种植户如实记录并上传数据,形成完整的生产档案。

  这些数据最终汇聚生成唯一的溯源二维码,消费者只需扫码就能了解药材的完整“成长历程”。

  这种全程留痕的管理模式,既确保了生产操作的规范性,又为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验证的证据链。

陇西县中药材安全追溯平台 徐香楠/摄

  迄今为止,陇西县共有中药材种植面积179万亩,建立了数十个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了全国范围内中药材种植的示范县。

  “从种子的种植到种苗的培育,再到肥料施用、成品切片,研究院已经确保每个步骤皆可溯源,每批药材都能让人放心。”助理农艺师王静蕾说。

  从检测到认证:数字本草护航陇药质量安全

  陇西数字本草检验中心作为西北地区首个同时获得CMA(中国计量认证)和CNA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双认证的专业中药材检测机构,已经成为陇药产业质量把控的核心支撑。

  中心在全国主要中药材产区如天津、成都、亳州、东北等地设立了分中心或合作实验室,实现了对中药材主产区的全面覆盖。

  中心每年为中药材提供检测服务,检测范围覆盖微生物、有效成分等关键指标,这些检测是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覆盖水、土壤、肥料、种子等农业相关领域的检测服务,形成了全国主要中药材产区的检测网络体系。

  “随着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等国际标准的不断提高,我们建立了涵盖600多项检测参数的质量控制体系。”检测中心技术部经理杨宏清说道。

  目前,检测中心的服务对象包括制药企业、经销商、高校与科研机构、种植基地合作社以及个人等等,且范围在不断扩大。

杨宏清在介绍检验中心情况 吴庆/摄

  为提升检测能力,中心投入大量资金从美国、日本等地进口了国际一流的检测设备,构建了完善的检测体系。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UPLC-MS/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设备可以精准检测中药材中的农药残留以及重金属含量。

  此外,中心配备的原子吸收光谱仪、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等设备,可全面检测药材水分、灰分、浸出物等理化指标及微生物限度。

杨宏清在介绍仪器设备 吴庆/摄

  服务模式创新是中心的另一大特色。据杨宏清介绍,中心创新推出的“急速检”服务可将常规检测周期压缩至3个工作日,一般情况下7个工作日内都能完成检测、出示报告。“通过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检测进度实时可查、电子报告即时送达,为企业争取了宝贵的市场时间。”杨宏清补充道。

  陇西县通过建立从种植到检测的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构建了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中医药研究院开展的种子种苗检测、标准化种植管理和数字化追溯系统,实现了从源头到成品的全程质量监控。数字本草检验中心凭借CMA和CNAS双认证资质,通过先进检测设备和严格标准,为中药材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两大体系相互配合,形成了覆盖中药材全产业链的质量保障网络,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本文系《甘肃省中医药产业文化建设宣传》项目成果。

  (作者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级研究生吴庆、2024级本科生郑皓文;指导老师斗维红、周兆瑜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指导老师文建强的工作单位为甘肃省中医药管理中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