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花种生金”香满径 花开沃野种希望

2025-07-29 15:25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七月的微风吹过玉门大地,层层叠叠的花田里,茼蒿花、百日草、波斯菊正举行着一场盛夏的狂欢。近年来,玉门市大力发展花卉制种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铺就了乡村振兴的“芬芳之路”。

  茼蒿花田里,种植户刘超正穿梭其间,忙着对花卉进行管理,以保证制种花卉的质量和产量。

  玉门市下西号镇河东村村民刘超:“茼蒿大概有37亩多地,一亩地收入是两千左右。”

  各色鲜花以明艳的橙黄、绯红、雪白在田间铺展,层叠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同村的张荣今年也种了大面积的花卉,长势喜人。

  玉门市下西号镇河东村村民张荣:“我们在这边种了大概400亩地,主要种了三个品种,百日草、翠菊、黑心菊。今年出苗率、长势也还行,希望秋天有个好收成。”

  眼下,正是各类花卉作物的关键生长期,数十名农户分散在花卉种植地里,清理杂草、施肥、进行病虫害防治等管护,她们都是附近的村民,在照顾家庭的同时,还能增加一份稳定收入。

  玉门市下西号镇河东村村民杨艳妮:“一天挣一百五六拾元,离家近一点。”

  为确保每一粒花卉种子都达到优质标准,玉门市还不定期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对花卉种植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帮助种植户解决生产实际困难。这几年玉门市把发展花卉制种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带动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通过“专业化指导、订单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合同化收购”的模式,引导农户抱团发展、集中种植。如今,制种花卉已经成了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目前,全市13万亩制种花田已进入盛花期,一朵朵鲜花正变身“致富花”,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芬芳”。

  如今的柳湖镇,蜜瓜金链串起富民珠玑,技能火种点燃内生动力,节水妙笔绘就生态丹青,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戈壁滩上徐徐展开。

  通讯员 魏丹丹 仲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