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微”救助让民生兜底保障更有温度

2025-07-29 15:22 来源:中国甘肃网

  “去年,我老伴得了重病,高昂的医药费压得我们喘不过气,多亏政府及时伸出援手,不仅帮我们申请救助金,还经常派人来家里慰问,让我们感到非常温暖。”近日,玉门市柳河镇二道沟村村民王禄谈及社会救助政策时感慨万千。去年其配偶突发重病,在柳河镇镇村两级民政部门协助下,通过医疗救助、临时补助等政策组合帮扶,这个因病致困的家庭最终走出阴霾。

  这样的温情故事,恰似春风化雨,浸润着柳河镇的民生沃土。近年来,柳河镇认真履行职责,致力于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在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助尽助、应退尽退,确保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织就密实温暖的民生保障网。

  当红旗村刘森梅确诊右肺肉芽肿时,五万元医疗费及后续治疗费用犹如巨石压顶。柳河镇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得知情况后,迅速上门核实情况并收集相关材料,第一时间上报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先后为刘森梅申请临时救助、大病救助等多项救助,鼓励他把心放宽配合治疗。

  “现在的政策实在是令人暖心,政府不仅送来临时救助,还帮我申请了大病救助……多亏了镇上和村上的民政工作者,我才能及时了解这些政策,缓解我的生活困境,这份及时雨让我能安心治疗。”刘森梅感激地说道。

  一次次的紧急救助,一件件平凡却意义重大的小事,一个个温馨感人的瞬间,这样的故事在柳河镇不断上演。

  “民生保障不是大水漫灌,而要像中医把脉般精准,我们认真履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职责,通过‘政策找人’,化被动为主动,建立低收入人口常态化监测预警机制,不断强化数据共享,实现困难群众‘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为辖区群众撑起惠民利民的‘兜底保障伞’。”柳河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刘姝妤说道。

  数字无言却见证民生温度,截至目前,柳河镇新增低保对象13户20人,发放低保金 81.2万元;发放特困人员供养7.1万元,发放特困人员丧葬费3.23万元,申报临时救助金32户18.07万元;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5.6万元。

  通讯员 马艾米乃 姜瑞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