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1.8亿元!西甜瓜成农民“致富金果”

盛夏七月,走进高台县广袤的田野,连片的瓜田里藤蔓翠绿,圆润饱满的西甜瓜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辆辆满载的货车整装待发,将这份"高台甜"送往全国各地。2025年,该县西甜瓜种植面积达1.2万亩,预计总产量超4万吨,总产值将突破1.8亿元,这颗小小的"致富金果"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科技赋能 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
在南华镇成号村果途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地里,技术员正通过手机APP远程调控水肥一体化系统。“我们采用有机种植、科学育苗、精准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种出的哈密瓜甜度高、品质好。”合作社负责人赵海介绍,自7月6日上市以来,已向江浙沪、广东等地发货300余吨。
这种转变源于高台县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甘肃省农科院的深度合作。专家团队常年驻点指导,推广集约化育苗、测土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为产业注入“科技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吕和平表示:“通过院地联合攻关,我们选育的品种不仅甜度高、抗病性强,产值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
品牌引领 小西瓜闯出大市场
在甘肃三丰农业的万亩无籽西瓜基地,工人们正在给即将上市的西瓜贴上“大沙瓜”商标。公司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统一技术标准、包装标识和产销服务,打造出“大沙瓜”“戈壁二师兄”等特色品牌。“我们的西瓜8月底上市,预计亩产8000斤,全部订单化销售。”技术总监李步垠信心满满。
高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永亮介绍,当地已构建“两园三带四基地”产业格局:建成国家西甜瓜种质资源库高台展示中心,打造千亩蜜瓜产业园、瓜蔬制种产业园两大核心区,形成沿川、沿河、沿山三大产业带,辐射建成四个万亩级标准化生产基地。
产业融合 甜蜜事业惠及万家
在合黎镇六一村,村民王龙算起了“甜蜜账”:“今年种了12亩制种西瓜,订单收购价每公斤680元,预计收入能超15万元。”像他这样的受益农户全县有3.8万余户,带动瓜菜花卉制种面积突破11万亩。
赵永亮表示,县里将西甜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黄金产业”,通过“订单+”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如今,这条从种质研发到市场营销的全产业链,正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瓜,从提篮叫卖到品牌营销,高台西甜瓜产业的转型升级,正是该县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缩影。在祁连山雪水的滋养下,这颗“致富金果”的故事还在续写新的篇章。
通讯员 段海 杜平
- 2025-07-22武都:荒坡变“金山” 小小花椒富村庄
- 2025-07-22临泽:制种葵花“授”粉忙
- 2025-07-21高台:沃野织锦谱新篇
- 2025-07-25泾川:韭花香里话丰年 田园美景入画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