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本网原创

穿越丝路星河 澳门青少年敦煌研学探秘千年关隘

2025-07-28 15:14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7月27日,“同心筑梦”2025年澳门青少年甘肃行活动走进敦煌西线。

  当天,30名澳门师生先后探访敦煌光电博览园、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及玉门关遗址,在沙漠与星空、科技与历史的交织中,上了一堂生动的“丝路研学课”。

  占地254平方公里的光电博览园位于215国道北侧的茫茫戈壁,1.2万面巨型定日镜与42万面小镜子铺陈成海,在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

  “每一面镜子都能实时跟踪太阳,把阳光反射到塔顶,加热熔盐后推动汽轮机发电。”讲解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而“光热+光伏”一体化模型,引得同学们连连惊叹。

  来自澳门培正中学的学生司徒玥明说:“太壮观了!通过参观和讲解,我了解到太阳能如何被转化为电能,理解了光热发电的运作逻辑,它无需燃烧化石燃料,能从源头减少碳排放。”

  据了解,该园区还设有天文馆、航天科普体验舱和互动光影长廊,可以体验“火星车驾驶”和“银河漫步”。

  随后,师生们一路向西,抵达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这里被称为“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集中分布着垄岗状、墙状、柱状等8类典型雅丹地貌。

  虽然烈日灼灼,却挡不住大家探索的脚步。走进公园,宛若进入一座天然的“雕塑艺术馆”:“金狮迎宾”伏卧昂首,雄视八方;“西海舰队”千帆竞发,气势磅礴;“孔雀玉立”纤细修长,尾羽迎风;“神龟出海”因断层抬升,岩层翘起如巨龟破浪……

  “真的很感激甘肃省外办让我有机会来到甘肃这个这么特别的地方。”澳门培正中学学生殷子晴说,站在敦煌雅丹地貌上,最先被震撼的是那份极致的苍凉与壮阔,“在此之前,生活在南方的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特殊的地貌,这次终于能有幸亲眼目睹了雅丹的千姿百态。”

  她还说,大自然就好似最耐心的工匠,以千百年为工期,雕出棱角,磨出曲线。其中令她最难忘的是站在“舰队出海”的观景台,看到一排排雅丹像军舰似的排着队,这时候才真明白,原来“沧海桑田”不是书本上冷冰冰的字,而是大自然用千百年慢慢刻出来的真实故事。

  品尝完研学美食,师生们顶着烈日又来到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玉门关遗址。夯土所筑的小方盘城遗址,在暮色中更显苍凉。

  他们沿着木栈道环行,聆听千年前“列四郡,据两关”的故事,了解唐玄奘西行与丝绸之路的历史。

  “虽然经过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侵蚀,玉门关损毁严重,但看着仅剩四面土墙的它,我仍能想象到商队往来、城门值守的曾经,那该是何等壮观。”望着身后渐行渐远的玉门关遗址,司徒玥明如是说。

  玉门关遗址,封存了张骞的执着、玄奘的孤勇、无数无名商旅的呼吸,也收藏了此刻这群少年第一次与祖国西北对视的清澈目光。

  “春风不度”早已成为过去。今天的风,带着大漠粗砺的砂砾,也带着南海温润的潮声,同时拂过濠江与祁连。

  那一刻,玉门关不再是地理课本里的坐标,而成为他们生命里一条看不见的丝路:一头系着家国千年,一头通向自己的未来。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