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社会综合

【甘快看】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丨点沙成“晶”!张掖玻璃的“破圈”之路

2025-07-21 19:42 来源:奔流新闻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丨点沙成“晶”!张掖玻璃的“破圈”之路

七月的河西走廊热浪翻涌,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的玻璃熔炉正翻滚着金红色的熔融玻璃液。7月17日,“高质量发展中国行·奋进甘肃”采访团深入该产业园,见证张掖玻璃从沙粒到水晶的绿色“破圈”之路。

走进产业园内,富地金虹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器低鸣,融化的玻璃液顺着自动化产线流淌,眨眼间便成了晶莹剔透的香水瓶。这些精致的玻璃容器,即将搭载中欧班列远赴欧洲市场。

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是由江苏与甘肃携手打造的,作为省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园区规划总占地1500亩,计划总投资10亿元,分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于去年10月投产,每日可熔化玻璃液40吨,生产约20万支化妆品瓶。二期建设进度已达80%,预计今年8月投产。三期工程计划年内启动。

富地金虹是产业园的一期项目,于2024年10月建成投产,专业生产化妆品瓶、饮料瓶、白酒瓶等万余种日用玻璃制品。“目前我们每天可生产玻璃液40吨,制成化妆品瓶20万支左右,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市场。”公司董事长刘权德介绍道。

窑火跃动,却不见浓烟。“我们彻底摒弃了传统高污染的燃煤熔炉,全面采用全电熔和纯氧燃烧技术,能耗因此大幅降低。”公司董事长刘权德指着熔炉说。

出炉的产品将送往配套分拣中心,经过一道道严格的检验程序,不合格的产品将经过清洁粉碎后重新投入熔炉循环利用。“碎玻璃利用率超95%,”刘权德抓起一把晶莹的玻璃碎粒说道,“它们不是废物,每多用一吨回收料,就少开采一吨原生矿产,更节省了大量熔炼所需能源。”

产业园的低碳实践远不止于此,其区位优势更是进一步放大了绿色竞争力。“选择张掖,看中的是绿电成本较东部低的能源红利,以及本地丰富的石英砂资源。”刘权德介绍,依托张掖富集的风光资源,生产用电的60%直接来自绿电,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2万吨。同时,中欧班列的开通使产品出口欧洲的物流成本降低45%,大幅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戈壁的热风正强劲吹动产业新局,待三期项目全面建成,张掖日用玻璃低碳产业园将成为辐射西北的核心日用玻璃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年利润4.5亿,直接带动就业2000余人。

熔炉里跃动的蓝色火焰,正将戈壁深处的石英砂淬炼成行销全球的精品。一条融合资源循环利用、清洁能源替代与产业深度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也由此在河西走廊上不断延伸。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蔡端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