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看病更方便啦!甘肃基层首诊率一季度提升9.91%
中国甘肃网7月21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近年来,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将落实基层首诊制度作为深化医改、建强分级诊疗体系的关键突破口,通过完善政策、提升能力、下沉资源等系列举措,有效推动基层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基层就诊率较2024年同期显著提高9.91个百分点。
在政策保障方面,甘肃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进基层首诊制度落实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建立监测评估体系,为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分层分类确定四个等级6大类首诊病种目录,明确各级功能定位。该省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成效深度融入医改监测评价和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并与资金分配、机构等级评审直接挂钩,力促政策落地。
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上,甘肃持续扩充基层医疗队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名额扩大至每年1100名,并连续十年实施大专层次村医订单定向培养项目,每年招录500名,实现每千常住人口配备1名合格村医。全省引进基层卫生人才1559名,42.69%的乡村医生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1288名大学生村医纳入编制保障。同时,实施覆盖5.5万名基层人员的三年培训计划,建立“线上全员普训+线下骨干强训”机制,遴选1.2万名骨干脱产培训,村医每月到乡镇卫生院临床实践4天。设施设备方面,为乡镇卫生院配齐关键设备并与县级医学中心互联互通,94.6%的乡镇卫生院实现远程医疗服务。目前,全省97.43%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能力标准,建成社区医院105家,48%的机构设立特色科室,中医馆实现全覆盖。
为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甘肃开展“万名医护下基层”,建立“省市帮县、县帮乡、乡帮村”梯次帮扶机制,促进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全省组建129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确保每个乡镇卫生院常年至少有1名主治医师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帮带。所有村卫生室转化为乡镇卫生院派出机构,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全覆盖,并全部纳入医保定点。医保政策精准引导,对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起付标准降低、住院报销水平较二级及以上医院提高10个百分点,医共体内双向转诊仅计一次起付线,有效引导患者回归基层。
- 2025-07-21【重走西北角】秦腔里的中国:榆中县秦剧团七十年风雨路
- 2025-07-21平凉市崆峒区与武当山文化旅游发展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
- 2025-07-21天水市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覆盖370所学校
- 2024-08-13展现家园变迁美好画卷 奏响民族团结铿锵乐章——“我们的家园 幸福美好新甘肃”网络主题活动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