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巷镇:蜂舞花香间 酿造“振兴甜”
原标题:买家巷镇:蜂舞花香间 酿造“振兴甜”

中国甘肃网7月21日讯 据民族日报报道(记者 马茹萍)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广河县买家巷镇张家山村,成片的油菜花海金黄灿烂,空气中弥漫着醉人的芬芳。这不仅是田野的盛装,也是蜜蜂的乐园,为当地蓬勃发展的“甜蜜事业”提供了丰厚滋养。
在村民马克明的生态养殖场,只见一排排蜂箱整齐排列在林荫下,或院落旁。蜂群嗡嗡作响,忙碌地穿梭于花丛与蜂箱之间,一派生机勃勃。马克明熟练地打开蜂箱盖,轻轻割开蜂巢上封盖的蜂蜡,金黄的蜂蜜流出,空气中顿时弥漫开浓郁的甜香。
“养蜂十几年了,从最初的十几箱摸索起步。”马克明一边摇蜜,一边分享他的“甜蜜经”。靠着他的坚持和贷款的支持,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到现在的四五百箱。“今年,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帮助下拓宽了销路,我把蜂蜜价格从80元降到50元一斤,薄利多销嘛!”马克明笑着说,虽然单价降了,但靠着七八百斤到上千斤的年产量,年收益依然有几万元。富起来的马克明没有忘记乡亲们,他说:“现在村里养蜂的多了,我常给大家讲技术,希望能带动更多人一起富起来。”
张家山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高达80%的林草覆盖率、三季不断的繁花,为养蜂产业提供了理想的天然蜜场。在马克明等养殖大户的示范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嗅到了这份“甜蜜”商机。村民马小平就是其中之一,“我养了20多箱,一箱一年能产20来斤蜜。自家留点,剩下的卖掉,再加上政府补贴,挺不错的。”马小平的言语间透着满足。
近年来,买家巷镇看准养蜂产业“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的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空间发展庭院养蜂,创新推行“林下养蜂”模式,既盘活了资源,又保护了生态。目前,仅张家山村就有20户养蜂户,年增收超30万元;全镇养蜂户已发展到145户。
“我们制定‘五小产业’奖补方案,对符合条件的养蜂户,按蜂箱数量给予实实在在的补助,从1000元到4000元不等。”买家巷镇人大主席候选人范海东介绍道,“今年计划发放奖补资金22万元,预计能带动增收85万元左右。”他表示,下一步镇上将持续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奖补,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着力帮助蜂农对接市场,“让养蜂产业成为群众稳定增收的‘甜蜜’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 2025-07-18临夏州职工子女暑期托管服务全面启动
- 2025-07-18“2025姚基金希望小学篮球季” 甘肃赛区省级联赛在东乡县开赛
- 2025-07-18青山鹿鸣 景美民富
- 2025-07-18树莓飘香引客来 产业兴旺促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