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甘肃·陇人骄子】陇原大地上的“种源守护者”——记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
开栏的话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5月16日,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正式发布,1个集体和9名个人获评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称号,1个集体和8名个人获提名奖。他们是行业领域的领军人物、是爱岗敬业的先进模范、是服务社会的奉献表率、是崇德向善的榜样标杆……他们是陇原儿女的代表和骄傲,也是甘肃精神、陇人品格的最好注解。本报从今日起推出“感动甘肃·陇人骄子”专栏,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先进典型的奋斗故事,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激励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锚定目标、砥砺前行,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冯宝强
五月,位于定西市渭源县会川镇的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会川试验站的试验田里,一垄垄覆着地膜的田埂如银带蜿蜒,鞋底沾满春泥的科研人员手持记录本,蹲在田垄间,指尖轻轻拨开松软的土层,查看刚刚种植的马铃薯生长情况。
这座始建于1965年的西北首个马铃薯专业试验站,历经三代科技工作者60年接力坚守与创新,从保存国家首批马铃薯种质资源到育成50个自主品种,从攻克高淀粉育种难题到构建“试验站+企业+农户”育繁推一体化模式,让一粒马铃薯种子成长为年产值超百亿元的富民产业,将一颗颗种薯淬炼成“金豆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迸发科技之光,在陇中旱塬深处书写着“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种业故事。
走进渭源县会川镇占地10亩的种质资源圃,2200份来自全球的马铃薯种质资源被划分成多个种植小区,每份材料都有专属的标识牌。戴着草帽的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研究员文国宏指导科研人员在大田里忙碌。
“每份种质资源都具有独一无二的遗传特点,我们就像保护大熊猫一样守护马铃薯种源安全。这些种质资源从出苗到开花再到收获,要记录110项农艺性状数据,每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成为下一代品种的关键突破点。”文国宏说,作为国家首批马铃薯品种资源重点保存单位,这里至今完整保存着1969年以来的全套国家马铃薯种质资源。每年春季,他们要在试验田划出200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精准种植8至10份不同品种,在田埂插牌上标注编号,连行距都精确到厘米。
“甘肃省特色科普基地”“甘肃省劳动先锋号”“甘肃省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工人先锋号”等一系列荣誉挂满试验站的墙头。展板上,一排排标有“陇薯”编号的马铃薯介绍格外醒目:陇薯3号薯皮金黄、淀粉含量突破20%,陇薯8号淀粉率高达27.34%,陇薯7号则凭借高抗晚疫病特性连续十年入选全国推广前十品种……这些带着“陇”字头的品种,是该试验站团队六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硕果”。
“育成的陇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西北五省区以及内蒙古、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和广东等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年种植面积600万亩以上,占全省马铃薯面积的二分之一和西北的三分之一。陇薯3号、陇薯5号、陇薯6号等5个品种年种植面积都在百万亩以上,近3年来,陇薯7号、陇薯10号分别突破200万亩、150万亩。”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副所长、育种团队带头人李建武研究员介绍道,试验站形成了“老中青”黄金搭配:20名科研人员中,7名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组成“攻坚组”,3名博士、5名硕士负责分子育种新技术,更有3名省领军人才领衔攻关。
60年来,试验站团队捧回15项科技奖励,其中包括2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成为西北地区马铃薯科研的“梦之队”。
不远处,便是会川镇马铃薯产业园1万平方米的智能连栋温室,一株株马铃薯原原种苗茁壮生长,舒展着绿叶,几位工人正在压苗操作。
“温室里一年生产两季,可生产600万粒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李建武说,1997年,省农科院率先在渭源县会川镇建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推行农户订单繁育模式,向订单农户免费投放原原种或原种,免费提供技术指导,以保护价回收繁育种薯,订单农户每亩纯收益在2000元以上,远高于一般商品薯生产收益。同时,创建的“试验站+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开创了我省和西北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的新局面。
经过三代人60年的不懈努力,会川试验站已成为甘肃省乃至西北地区马铃薯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及马铃薯新品种与新技术的辐射扩散中心。目前,通过站企合作,实现年均销售脱毒种薯3500吨,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渭源县双联益农病虫害防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赵永吉就是受益者之一。记者见到赵永吉时,他正驾驶着马铃薯一体化种植机械在大田种植马铃薯。
“我今年种了近百亩省农科院提供的陇薯7号原种,通过订单式销售,保证了收益。”赵永吉告诉记者,在试验站科技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下,他种植的马铃薯亩产均在5000斤以上,原种价格稳定,商品薯也不愁销路。
60年来,在会川试验站长期持续的支持下,渭源县已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
从“一粒种子”到“一个产业”,会川试验站科研人员以实际行动传承发扬“农科精神”,以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为己任,满怀信心投身科技支撑全省现代寒旱特色农业发展,在乡村全面振兴的火热实践中奋发作为,鼓足干劲谱写农业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 2025-05-17【甘快看】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揭晓 胡昌升任振鹤庄国泰会见陇人骄子
- 2025-05-17【甘快看】 榜样如炬 追光前行——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发布活动侧记
- 2025-05-17【甘快看】2024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获得者
- 2025-05-17【甘快看·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戴飞:黄土地长出农机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