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甘肃人物

“五一”黄河之滨劳动之光 | 张华 智慧交管系统的“绣花匠”

2025-04-30 09:20 来源: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

  工作中的张华

  张华与团队一起开展工作

  以科技赋能交通管理,用责任守护城市脉搏。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情报指挥中心主任张华表示,这里是智慧交管系统的“心脏”,应对着全市不断变化的交通状况。“我们要用算法预测拥堵,用无人机巡检事故。让交警从‘救火员’变成‘预报员’。希望兰州交通越来越智慧,拥堵越来越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目标,是几代交警的接力赛。”

  智慧交管的筑梦者

  清晨7时,兰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情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交通数据在滚动着。张华站在指挥台前,扫视着屏幕上的每一个细节。“早高峰的南滨河路拥堵指数上升了15%,立即通知辖区大队增派警力疏导!”他的声音冷静而果断。

  “兰州市的交通状况一目了然,每一辆车、每一条道路,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他一边操作着控制台,一边介绍道。智慧交管中心是他坚守了十八年的“战场”,也是兰州交通的“智慧大脑”。

  走进指挥中心的核心区域,一排排服务器嗡嗡作响,它们是智慧交管系统的“心脏”。“这些设备承载着全市交通的数据,每一秒都在处理着海量的信息。“我们的目标,是让交通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作为兰州公安交警支队智慧交管中心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张华参与打造涵盖六大主要业务领域,集“专班化运行、数字化应用、智能化研判、精准化调度、一体化管控、全流程闭环”于一体的智慧交管中心。在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项目都亲自盯、亲自跟,很多时候张华下班了还在研究建设方案、规划建设细节。“年内,智慧交管中心将全面落地,它将结合AI技术实时监测交通状况,预警交通拥堵,极大改善市民的出行体验,解放更多警力投入研判分析,让工作更高效。”张华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抗震救灾的逆行者

  2023年12月18日,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兰州震感强烈。那一刻,张华正在家中休息。地震的晃动让他瞬间清醒,他立刻意识到,一场重大的考验即将到来。

  “地震发生后6分钟,我发出指令,并15分钟就到达单位。”张华回忆道。地震发生后,他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全市交警投入抗震救灾工作。连夜与消防、医疗部门以及临夏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沟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组织警力重点保障省委、省政府、省公安厅等车队60余个,保障各类运输救援物资车辆120余台,调度警车引导市局特警支队两个批次增援警力,护送12批次物资前往灾区。

  “那时候,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张华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责任感与使命感。他知道,在这个关键时刻,自己必须站在最前线,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在地震后的7个日夜里他吃住在指挥中心:实时动态掌握全市高速、国省道、城区道路交通态势,强化通往临夏、青海方向道路交通保障指挥调度,确保运输物资车辆、应急救援车辆安全、快速通过,及时赶赴灾区。据统计,地震发生后一周内,张华指挥调度驰援灾区交通保障168个批次,保障里程7.2万公里,保障货车数3490辆,转运板房8160间,调度警力510人,警车170辆,为全市道路交通指挥调度工作和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看到那些救援车辆顺利到达灾区,我心里就踏实了。”张华说。

  勤务保障的守护者

  除了智慧交管中心的建设,张华还承担着勤务保障任务。无论是大型活动的安保方案制定,还是日常交通警卫工作,他都全力以赴,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够顺利完成。

  “指挥中心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但是和每一个群众都息息相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拿出绣花匠精神。”张华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每一次大型活动,他都会提前制定详细的安保方案,并到现场踏勘,规划部署全要素演练。2024年以来,他带领团队共保障勤务6198个,其中一级勤务3次,二级勤务11次,三级勤务32次,保障里程数达10.8万多公里,零失误完成了全部大型活动和等级勤务。特别是在专项任务期间,张华作为交通保障专班具体负责同志,连续13天在岗在位,白天组织编写详细勤务保障计划,完善方案预案,晚上逐点逐段踏勘现场,规划部署全要素演练,参加总结复盘会,日均休息时间仅有5个小时。

  这些数字背后,是张华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对于未来,张华有着清晰的规划。“我们要用算法预测拥堵,用无人机巡检事故。让交警从‘救火员’变成‘预报员’。我希望兰州交通越来越智慧,拥堵越来越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目标,是几代交警的接力赛。”他说。

  ■人物档案

  张华

  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交通指挥中心主任,警务技术一级主管。从警二十年,荣获多项个人及集体荣誉,2024年被评为临夏州积石山县6.2级地震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记者手记

  采访张华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他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在智慧交管中心的建设中,他不仅是决策者,更是实践者。他总是深入一线,将技术与实战紧密结合。在抗震救灾中,张华展现出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迅速响应,高效指挥,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交通保障。这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精神,让我更加敬佩。然而,在这些荣誉和成就的背后,张华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家人的陪伴少之又少。他对家人是愧疚的,但对工作仍是全力以赴的,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民警察这份职业的艰辛与不易。张华的故事,是千万交警的缩影。他们用自己的坚守和奉献,为城市的交通管理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我相信张华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为兰州市的交通管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维俊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