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绘就碧水清流的生态画卷

近年来,泾川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改善辖区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各项管护措施,扎实推进流域治理,通过构建全链条治污体系、凝聚多元治水合力、释放生态经济红利,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特色路径,绘就了一幅碧水清流的生态画卷。
泾川县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累计投资1.2亿元,完成城区生活污水处理中心提标扩容改造,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16座,配套城区污水管网54.56公里,乡镇污水管网24.8公里,实现了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关停搬迁沿河污染企业12家,疏浚河道45公里,清淤80万立方米,河道行洪能力全面恢复。利用滩涂建成的人工湿地,年净化水量超400万吨,吸引红嘴鸥、白鹭等20余种鸟类栖息。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1.7%,废旧农膜回收率、秸秆利用率分别达84.1%和90%。同时,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治理率达30.2%,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全县设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183名,落实常态化巡河机制,县级河长每季度巡河,村级河长每周巡查,督办整改突出问题。依托智慧化监管,布设52路河道视频监控并接入省级平台,实现水源地、重点河段全天候监测。公众参与成为治水亮点,组建38支环保志愿队伍,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设立“环保开放日”和微信举报平台,形成“人人监督、全民治污”的良好氛围。
治理成效显著,泾河长庆桥和黑河茜家沟2个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5个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3个水功能区水质均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达标率100%,成功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沿河打造18公里滨河生态廊道,建成大云寺广场、牛角沟景观湖等免费开放景区,带动周边土地增值超30%。水源保障助力苹果产业提质增效,以水为媒的旅游业蓬勃发展,2024年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8.15万亩,产量26.5万吨,总产值达到23.8亿多元;泾明乡政府乡长康慧敏介绍说:“泾明乡打造出的“山水白家”乡村旅游品牌,扶持18户群众从事乡村旅游服务,带动就业50余人,村庄实现年旅游收入150万元以上。”
通讯员 赵珍珍
- 2025-04-14民乐:生态治理绘就“山青民富”新画卷
- 2025-04-14玉门:粪肥还地助春耕 肥水流进生态田
- 2025-04-14金塔:鏖战戈壁绘绿洲
- 2025-04-10沙海淬青春:民勤治沙人仲麟的生态逐光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