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收官“十四五”】华亭:畅行交通擘画民生新图景

“开门见山,山后还有山。”典型的黄土高原特质,曾将甘肃华亭与外界通联掩下了一道“帘”,封闭的“囧途”令人黯然神伤。如今,俯瞰华亭全境,数条交通干道纵横交错,东西顺畅、南北通达……一个生机流动的华亭,充满了繁荣发展的鲜活张力。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华亭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连接3省4市6县,宝平铁路、天平铁路、国道344线、省道203线、省道304线穿境而过,交通优势突出,区位位置关键。不言而喻,路,是华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倚重。
利箭上弦,强劲而发。“十四五”以来,华亭市把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全力推动全市交通运输率先发展,不断打通“主动脉”,持续畅通“微循环”,加快路网提档升级步伐,补齐群众便捷出行短板,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积了强大动能。

能级跃升,C位枢纽积厚成势
山川叠画,从“华亭西”收费站出发,穿过“马峡隧道”,天平高速犹如一条长龙,蜿蜒盘踞在崇山峻岭之间。2021年7月9日0时,华亭西收费站烟花礼炮齐鸣,在广大市民的翘首期待中,备受关注的G8513天平高速公路正式发卡通车。6年栉风沐雨,终得春华秋实,至此,这条顺应群众期盼、推动脱贫攻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公路,结束了华亭不通高速的历史,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迈入了“高速时代”。
翻开《华亭县志》,从古至今,路,如同一条命脉,与华亭发展息息相连。作为曾经关中农耕文化、西部游牧文化交汇区和关陇通往西域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随着日月变迁、时代发展,华亭连南通北、承东启西的通道作用愈发凸显。
“十四五”以来,华亭市以建设“四好农村路”升级版为抓手,以“交通强市”为目标,全面打响综合交通建设大会战,掀起新一轮交通建设热潮,投资120亿元建成彭大高速、平天高速、泾华高速和平华一级公路等5条高等级公路110公里,实现了东出陕西西安,西进甘肃兰州,南走甘肃天水、四川绵阳,北通宁夏银川路路畅达的目标愿景,以宝中铁路、天平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大交通网络全面形成,三省交会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在持续加速“外连”的同时,华亭在“内通”上也不断发力。
从市区上空俯瞰,仪州大道、华煤大道、汭北路纵横东西,莲湖路、兴华路、陈矿路贯穿南北,汭南大道、环城南路、北环路相接环拥,国道344线、省道203线、省道304线一路延伸,城乡路路相连,像舒展的“毛细血管”通达远方……
数据显示,近年来,华亭市境内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68.8公里,公路通车总里程1231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771.63公里,其中:县道7条157.78公里,乡道12条213.53公里,村道103条400.32公里,10个乡镇、1个工业园区全部通油路,101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建制村通畅率达到了100%,实现了“县域通高速公路、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标。

畅通脉络,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初冬的乡村,晨光从地平线缓缓溢出,在神峪乡吉家河村神柳路的绿色蔬菜基地里,棚外寒意浓浓,棚内“春意盎然”。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着采摘黄瓜,一根根顶花带刺、颜色油绿的黄瓜被装筐上车,顺着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快速送往远方,成为大家餐桌上的时鲜美味,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极。
而在十多年前,吉家河村仅有几条土路,村民雨天外出两脚烂泥、翻山越岭,信息闭塞、致富无门。如今,却是一番全新景象:10多条宽展平坦的大路贯穿全村,串联起炊烟袅袅的村落,整齐排列的新农舍错落有致,村民骑着电动车穿梭其间,脸上洋溢着富足的笑容。
“以前村里的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翻浆,三轮车没法走,挖下的药材拉不出去,我们只能干着急。现在路修的又宽又平,进城卖药随时就走,再也不怕药卖不了了。”谈起近几年的变化,河西镇杨庄村村民曹小红甚是动情。
建一条路,富一方人。“十四五”以来,华亭市聚力打通出行壁垒,延伸致富道路,将交通的“民生路”变成发展的“快车道”。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4.74公里,硬化自然村组道路39.5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08.7公里,危桥改造16座,全市人口集中、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达到了100%,以铁路、省道干线公路为骨架,县乡公路和通村(组)公路为补充的综合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
不久前,秋日的西华镇邓家塬森林氧吧色彩斑斓,“圈粉”无数,大家自驾热情高涨,纷纷前往打卡。策底镇大南峪村,东华镇裕光村,安口镇高镇村古村落,砚峡乡小渔村等多元化乡村旅游热度不减,释放出了长足的发展活力。
好风景“出了山”,主要是交通“给了力”。“十四五”以来,华亭市投资3500多万元,对裕光村、大南峪、什民村省列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公路实施“白”改“黑”项目,油筑西华至什民、黎明至裕光、策底至大南峪等3条乡村公路40.84公里,不断提升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坚实支撑。
绿色多元,交通出行舒适便捷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中,一条条坦途大道跃然于华亭版图,在青山绿水间蜿蜒曲折。
“目前,陈家沟煤矿铁路专用线项目一期工程5.96公里建设任务已基本完成,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华亭市公路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主任王晖介绍。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而溯根其源,抓的是群众的幸福。近年来,华亭市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项目,X040平华公路华亭段养护维修、自然村组道路硬化、危桥拆除重建、华亭市东华镇刘家沟村道路硬化等项目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华亭的核桃、药材、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顺着一条条富民路畅达四方,村集体经济活了,群众的日子也好了。
为提升路域环境,华亭市结合人居环境、产业布局、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等专项规划,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建设,G344和S216线环境整治持续加力,配套新建排水渠、护坡、艺术篱笆等基础设施,栽植云杉、樱花、榆叶梅等乔灌树木,形成了绿树兰黛、田在路旁、车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公路景观。
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出门有路、抬脚上车”的需求愿望,“十四五”来以来,华亭市新增道路货运企业26户,许可客运班线16条,投放新能源出租车34辆,更新投放纯电动公交车56辆,投放农村客运班车77辆,新开通华亭发西安、宝鸡高铁站、咸阳机场定制客运线路3条,投放定制客运车辆8辆,不断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
路在延伸,梦在生长。一条条“巨龙”已然冲破重山,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交通运输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织就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后记:道塞山河旧,路通天地新。交通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如今,打开华亭地图,开放畅达、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绿色集约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让踏上高质量发展赛道的华亭“山不再高、路不再远”,人畅其行、物畅其流的崭新变化令人欣喜。交通建设资金投入逐年加大,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道路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让群众凭借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有机会见识更加广阔多彩的世界,增强致富信心,让生活越过越美好。
通讯员 蔡崇敏
- 2025-11-13庄浪:以工代赈惠民生 乡村焕新促振兴
- 2025-11-13玉门:从养殖场到餐桌 全链条守护“放心肉”
- 2025-11-04瓜州:暖心医保护健康 精准服务惠民生
- 2025-11-04金塔:就业“春风”劲吹 民生幸福花开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