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玉门:从养殖场到餐桌 全链条守护“放心肉”

2025-11-13 16:24 来源:中国甘肃网

  “现在我们养殖户最怕的就是不懂政策、用错药。畜牧中心的人常来给我们上课、发资料,还签了承诺书,啥药能用、啥药禁用,怎样执行休药期,清清楚楚。这样我们养得安心,卖得也踏实!”玉门市花海镇的一位养羊大户张文华说。

  张文华口中的“安心”,源于玉门市今年以来全面升级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从养殖场的兽药饲料,到运输途中的产地检疫,再到屠宰场的严格检验,玉门市畜牧业服务中心正通过一系列“硬核”措施,为每一块端上餐桌的肉制品“保驾护航”。

  为了让养殖户绷紧“安全弦”,监管人员不仅发放了230余份国家禁用兽药目录等资料,还与110家养殖场(户)签订了安全承诺书,定期检查用药记录和休药期执行情况,从源头上杜绝风险。

  “来,给这头牛采个尿样。”在玉门伊汇农牧发展有限公司,检疫人员正熟练地进行“瘦肉精”抽检。据统计,今年来,玉门市共抽检样品9207份,覆盖了养殖、贩运和屠宰三大环节,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零检出”的背后,是严厉的专项整治和常态化监管。

  一头合格的牲畜,要走出养殖场,必须先拿到“身份证”—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玉门市严格规范产地检疫程序,杜绝“人情证”“隔山证”,确保检疫工作精准到位。在驻场检疫人员的严格把关下,今年,已有87.22万头(只)畜禽顺利进入流通环节。

  对于不幸病死的畜禽,玉门市要求所有养殖、贩运和屠宰主体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巡查人员一旦发现乱扔乱抛行为,立即严肃查处,绝不姑息。目前,全市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有效排除了养殖业生产安全隐患,保障畜产品安全质量。

  在定点屠宰企业,从活畜进场到白条肉出厂,同样要经历入场查验、待宰观察、同步检疫等层层“安检”。据统计,今年已屠宰检疫各类畜禽15.23万头(只)。

  与此同时,针对私屠滥宰行为,玉门市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排查出的4个私屠滥宰场点,现场拆除屠宰设备,责令整改,进一步规范了市场屠宰经营秩序。

  “我们的工作,一头连着养殖户的‘钱袋子’,一头连着老百姓的‘菜篮子’。”玉门市畜牧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王会军表示,“只有把每个环节都管住、管好,才能让养殖户的辛苦不白费,让消费者吃上真正的‘放心肉’。”

  下一步,玉门市将持续加强畜禽养殖各环节的日常监管与隐患排查,加大科学养殖宣传力度,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通讯员 赵钰 陈天民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