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新闻 >> 来稿选登

庄浪:以工代赈惠民生 乡村焕新促振兴

2025-11-13 17:12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一条条新修的村道直通农家,一盏盏明亮的路灯照亮夜晚,一张张笑脸洋溢在庄浪县的田间地头——这一切,都源于一场以“干活挣钱、家乡变美”为双赢目标的生动实践。

  “今年外出打工结束得早,回村刚好赶上这个工程招人。”站在杨河乡李润安置区新硬化的巷道旁,搬迁户杨双荣一边抹汗一边笑着说,“签了务工合同,两个月挣了7000多块,家门口干活,还能亲眼看着村子一天天变漂亮,真是两全其美!”

  杨双荣口中的“工程”,正是庄浪县大力推行的以工代赈项目。这个模式不搞“只建不理”,而是坚持“工程是手段,赈济是目的”,把修路、治渠、整治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变成群众“家门口的就业岗”。

  庄浪县紧扣“惠民生、促振兴”目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修缮、村道巷道硬化、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中,全面推广以工代赈。项目优先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户、退役军人、困难毕业生等重点群体,让每一分投资都转化为乡亲们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在杨河乡,变化正在悄然发生。10000平方米的巷道硬化,让“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成为历史;1497米排水渠的修建,破解了困扰村民多年的积水难题;274米沟道治理,配合全域无垃圾专项行动,让村庄从“颜值”到“气质”焕然一新。

  “我们这个项目总投资55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500万元。”杨河乡党委书记郑健龙介绍,“目前已带动133名群众参与务工,预计发放劳务报酬225万元以上,占中央资金的45%。同时我们还开展‘以工代训’,组织技能培训,让大家长本事、增收入。”

  以工代赈,既筑牢了乡村发展的根基,也织密了民生保障的幸福网。它不只是一条路、一条渠,更是一条连接政府与群众、建设与民生的暖心桥梁。

  如今,庄浪大地上,以工代赈正如一根金扁担,一头挑起基础设施的“硬件升级”,一头挑起群众增收的“幸福账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踏出坚实而温暖的足音。

  通讯员 赵军宝 苏剑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